5G来袭,“以人为本”才是关键

2015-09-30 13:24 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新媒体电(记者姚志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似乎让人有些应接不暇。3G尚处于进行时,4G不过刚刚试水,5G转眼间却已翩翩而至。在刚刚结束的第五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中国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这使得5G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4G之后的延伸。早在去年5月,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成立的IMT-2020(5G)推进组对外发布的《5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中就曾提到,5G将在2020年进入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包括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大唐、中兴等设备商对于5G技术、标准、专利的提前布局也早已展开。对此,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高速率是5G最大特点,其网络传输速率将达到10GMpbs,将是4G峰值的100倍。

虽然现阶段的5G仍处于研究定义阶段,但是运营商和设备商早已把5G描绘的天花乱坠,仿佛到了5G时代,我们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互联网生活。但是情况果真如此么?我们真的会因为这些理由而需要5G么?可以预计的是,未来进入5G时代,随着网速的大幅度提升,大众的上网习惯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将会有更多的人将移动互联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眼下4G的使用率还并不是很高,现实因素还是资费过高。

“忘了关4G,一觉醒来你的房子就归移动了”。5G来袭,难道是要贷款的节奏?虽然这只是调侃,但运营商资费下调显然是公众眼下更为殷切的期盼。更何况,对于还没有跨入4G时代的网友来说,5G似乎太过遥远。  

目前,三大运营商普遍使用的是按流量计费的方式,虽然从3G到4G网络速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费用的限制,人们普遍不敢放开手脚使用4G。消费者这样的顾虑也给5G敲响了警钟,假如运营商不改变流量资费策略,人们对于5G还是会敬而远之。消费者不去用,那么5G就算再好也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

5G时代值得期待,但技术进步带来的,既要是“好用”,更要“接地气”。普通大众希望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方便和实惠,“以人为本”才应该是网络时代的关键词。因此,作为运营商就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销售手段,降低手机流量费,顺应消费者的“口味”,让手机流量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一路“高价叫卖”,让消费者“叫苦不迭”。

责任编辑:李孟鹏(QN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