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狂欢购物的魔力在哪?

2015-11-16 11:03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双十一”狂欢购物的魔力在哪?

“双十一”狂欢过后,人们只关心一件事:我买的东西哪天送来?和预料中的一样,“双十一”之后,微博、微信舆论平台上再次掀起快递变“慢递”的吐槽,“爆仓”、“暴力分拣”等新闻层出不穷,人们竞相把寄送站和小区传达室被包裹围堵的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里,引发网友跟风“吐槽”。

今年是“双十一”第七个年头,这个购物狂欢节不断被人“唱衰”的同时,逐年猛增的销售额也令人咋舌。七年前以促销为目的而诞生的人造节日如今已上升到消费文化的层面,这一消费狂欢节如此火爆的魔力究竟是什么?

●南方日报记者 陈晨 实习生 吴燕华

数据 快递量4年翻三番

“一天到货不要想,两天三天运气好,四五六天还算早,七天以上很正常”,这是网友自编的吐槽“双十一”之后物流的打油诗。“爆仓”、“慢递”、“暴力分拣”是这两天微博里频频出现的关键词,附带的是仓库里散乱堆积快件的图片。不少网友担心,“双十一”网购给自己的光棍节礼物,要等到圣诞节才能收到了。

广州星河湾业主任小姐在微博上讲述了其遭遇快递的“奇葩事”。她抢在“双十一”期间网购了4斤红薯,然而快递却迟迟没到货。等到她有天打开家门口的电箱时才看到,快递小哥把红薯直接放电箱里了。等任小姐和快递小哥电话交涉后被告知,“这几天要送的快递实在太多,要给收件人一个个打电话的话电话费都不够,因此没多想就放你家电箱了。”

像红薯这样的小件物品还好,围绕家电等大件商品所暴露的问题则招来了网友的猛烈吐槽。“双十一网购的大件家电只送到县城,镇上就不送到了”、“买的家电送上门时,外包装箱几乎被拖烂了”,网上诸如此类的抱怨每一条都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显然由物流带来的“痛点”已经成为大小电商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人们纷纷吐槽物流的同时,另一种温情的声音也在网络间兴起,有不少网友呼吁关怀为广大“剁手党”的幸福日夜奔波的快递小哥,“快递小哥披星戴月一天只睡5小时”类似的信息也在网上流传。

事实上,连年来“双十一”全行业处理的快件量数目不断攀升,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11月11-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量预计将达到7.8亿件;日最高处理量将达1.6亿件,是今年以来日常处理量(5000万)的3倍。

如果与往年同期进行对比,2012年“双十一”的快件总量还只有1亿件,仅占今年的1/8,相当于4年间翻了三番。

网友 “穷人血拼”所以不后悔

有些人的购物狂欢还未结束,另一些人的退货狂潮已经开始。广州白领张道笔因为去年过多的退货经历对“双十一”的印象是“便宜没好货”:“去年抢着买了几千块的鞋子裤子,到货后不是质量不满意就是颜色尺寸不满意,后来整整退了一个月的货。”

百度话题在“双十一”期间展开调查,“你后悔在双十一血拼了吗”?共有31.7万余人参与调查,其中30%的调查者表示“后悔”,另有70%的调查者表示“不后悔”。

其中,“后悔”的网友表示“受商家不停炒作的影响,会产生冲动消费,甚至大量囤货,购买并不需要的商品。”“不后悔”的网友则表示“便宜且为眼下所需是消费原则,自己在购物之前已经有预算且经过理性思考,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并不后悔。”

针对调查结果,有网友认为“这表明毕竟穷人还是占大多数,而后悔买的人应该是生活水平都在社会中层以上,家里什么都有了,所以买什么都显得多余。”

专家 “双十一”已融入大众文化

11月10日晚11时许,大四学生朱博伦打开电脑,她开始心不在焉地写作业。再过不到一小时就是购物狂欢节了,各大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全场五折”、“仅此一天”等极具诱惑力的字眼。早在两个星期前朱博伦已经将心爱的东西加入购物车,她要做的只是等到午夜12点将购物车的宝贝进行结算付款。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店铺的衣服我在实体店买过,现在天猫全场五折,当然比平时优惠很多。”朱博伦说。

追溯七年前狂欢节日期的选择,天猫负责人曾解释说,11月是线下零售或者销售的空档期,此时消费者有很多刚性的购买需求。选在11日则是将“光棍节”作为一个传播点。利用年轻人自嘲调侃的日子,制造出青年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制造的跟风效应也不能忽视。从11月9日开始,各电商平台纷纷在纸媒投放广告,抢先利用传统媒体营造社会舆论。铺天盖地的广告引起网上热议,“双十一”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0亿,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暨南大学副教授、微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汤景泰认为,11月11日最初是为帮助青年扩大社会交往、摆脱单身状态而建构起来的亚文化节日,但“双十一”走到今天,已经超出了商业范畴,成为一个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融入了大众文化之中。

他表示,在“双十一”不断被大众化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在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移动化、娱乐化、O2O化、金融化、全球化和农村化趋势也在今年“双十一”中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今年“双十一”晚会新玩法的成功似乎是阿里巴巴营销模式的一个转机,在未来,“双十一”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新的特征。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