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玩家ZUK瞄准重度用户 步步为营扎根校园市场

2015-11-26 15:24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手机新玩家ZUK瞄准重度用户 步步为营扎根校园市场

校园向来是手机厂家的必争之地,尤其是大学校园更是各大手机品牌裂变粉丝的温床,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学校园聚集了大量的半成熟期的90后,是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更因为这些在校大学生极具传播力,能够在产品的传播过程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攻占高校市场成为不少品牌,尤其是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当下所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成立校园俱乐部的小米,与高校学生大玩“万圣节party”的魅族,还是打造校园“女生节”的华为,皆把高校学生列为重点目标用户,培养用户粘性。而深谙其道的手机新人ZUK,自诞生之日起就选择在校园发展自己的第一批粉丝。

第一步:锁定目标用户,开展校园调研

作为一个手机新人,ZUK把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为“重度用户”。何为重度用户?ZUK的CEO常程列出了六个关键词:低头族、夺宝族(充电宝)、暴晒族、APP族、速光族(流量)、蹭网族。这其中以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为甚。

这类人群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追求时髦,但又对智能手机的价格比较敏感,不希望用街机。手机厂商如何抓住这些用户的心理,将其变成自己最饥饿的种子用户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锁定目标用户后, ZUK团队决定在校园开展长线调研,了解这一部分人对手机的真实需求。

据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ZUK团队曾走访8个城市近30所高校,对近三千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调研,前后持续20天,更有街头拦访上千人,完成用户深度访谈500余个,最终奠定了产品外形和软件UI设计的基础。在Z1立项阶段遇到争论的时候,ZUK甚至还邀请过一批高校学生去公司进行讨论,而正是这些讨论让Z1在一些功能上内部达成了一致。例如ZUK的杀手锏U-Touch以及在ROM容量配置上锁定为64G都是基于与学生群体进行讨论而出来的惊喜。

在常程看来,虽然今年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为残酷,但市场上的新老品牌对于ZUK来讲只是参考,ZUK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用户,“我们会不择手段取悦于用户。从用户里来回到用户里去,我觉得产品是活命的唯一手段。”

这样,扎根校园的第一步就是与粉丝进行有效调研互动,让用户成为产品改进、品牌传播的“大明星”。ZUK抓住年轻用户群体的痛点,通过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出,使得这部分用户转化为ZUK的粉丝并沉淀下来。

第二步:扩大用户认知 先品牌后产品

目前的大学更多是95后的天下,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他们,热衷于网络语言的表述方式,同时更加注重彰显自身个性,也因此对品牌的营销创意、形式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如何打入学生群?与传统手机手机厂商不同的是,ZUK采取的是先品牌后产品的策略,并采用简单趣味的互动营销,让年轻人对ZUK这个年轻品牌的产生认同感。

在产品还未发布前,ZUK就曾大胆的将北京地铁变身“微笑专列”,用萌萌的笑脸吸粉无数。随后更是将“攻势”推向纽约,通过多重渠道征集笑脸,将笑脸照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12块大屏幕上播放,让世界看到ZUK带来的微笑。与此同时,ZUK也在多个高校铺设笑脸海报和背贴,组织用户在北京地铁和学校与学生玩起了“寻找ZUK笑脸”的活动。更是在学生备考季,在南京、上海、武汉、西安4大城市的高校倾城联动推出“逢考必过”“群机来袭”“黑板快闪”“穿越纽约3D地画”等应景的趣味活动。通过有效的互动拉近了ZUK品牌与学生用户的心理距离。

产品发布后,在启动校园宣讲活动中,ZUK也曾在创意海报上拉着用户一起互动,用“嗖!嚓!嚯!咦!嘿!呀!嗨!”一字传播,号召高校学生们集思广益,一起来做填字游戏。

而通过这样连续简单趣味的活动,和用户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让用户认知品牌,拉近与用户的心理距离,成为了ZUK扎根校园市场,先品牌后产品的传播之道。

第三步:线上线下与粉丝互动 提升用户品牌粘性

小米的成功给其它互联网品牌留下的最大经验,就是形成并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小米手机最为忠实的代言人,并不断宣传小米的品牌,成为小米产品的推广者。而在这点上,ZUK扎根校园的过程中也不断在实践。

除了传统的借助ZUK官方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线上手段与学生群体互动以外,ZUK也非常重视和发动线下的互动,以提升他们的“参与感”。例如,ZUK品牌在联想techworld大会发布次日,就组织ZUK粉丝在线下开了一次专属的吃喝玩乐大趴体,一方面让大家能够近距离接触掌柜以及产品技术大牛,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感受到ZUK年轻有活力的品牌定位。

8月11日,ZUK邀请了来自全国的300余名粉丝相聚在北京,一起参与发布会,见证ZUK Z1的诞生,其中大部分的粉丝就源自高校的学生。发布会次日还举办了“ZUK掌柜长腿OBA见面会——“昨天你在台上,今天你在身边”,进一步拉近了用户与常程以及ZUK品牌的距离。

据“掌柜的”介绍,接下去,ZUK还会陆续针对学生粉丝开展同城会、ZUK校园推广等活动。常程要做的,就是将ZUK的品牌打入学生群体,让学生认知ZUK,并成为品牌的推广者,而从某个程度上讲,把握住学生就等于抓住了未来。

第四步:走进目标用户,培养种子粉丝

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对产品提供的理念更容易理解,这一方式当年在锤子手机上也获得成功。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ZUK是必然的挑战。从新品ZUK的生命周期来看,对这个消费群体显然该以打口碑为主。产品的口碑能否积攒下来,对这个品牌才是至关重要的。而ZUK的发力点就是走进用户,来到用户身边。

而从今年9月到11月,ZUK的CEO常程以及联合创始人陈宇已经陆续来到了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烟台大学等六所大学为同学们奉上精彩的演讲,且即将要到对外经贸大学。通过校园演讲,跟同学们分享他们自己的创业故事,为大学生解答疑惑,并且和百余名同学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在常程看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学生与很多白领想法并不相同。学生对于价格更加重视,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低,因此想要将学生用户转变为粉丝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这也是ZUK陆续开展走进校园活动的缘由,包括此前,ZUK“一字”校园创意活动、ZUK五大城市微笑专列活动的打造,均是为了走近目标用户,拉近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距离。

但对于常程来说,走进校园并不是为了销量,ZUK的目标在于培养这批种子粉丝,因为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进入社会之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会给自己添置一台手机,而ZUK则希望有机会成为其购买的目标。因此,ZUK对于学生市场一直都是非常的重视,未来在这一方面也将会有以学生为主的市场开拓计划。

当然,学生族们活性更大,加上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通常在品牌的归属感上并不太强,很难建立单一手机品牌的忠诚度。也因此,只有长期扎根在校园,将校园作为一个重要的阵地进行深耕细作才能够真正赢得收获。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品牌文化长期渗透和感召下,一旦企业在校园里拥有了数百万计的死忠粉丝,他们必将成为点燃全国市场的“星星之火”,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收获。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作者: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