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脚肿可能是心脏出问题

2015-12-04 09:13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头晕脚肿可能是心脏出问题

11月26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发起“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并倡议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第一个“全国心力衰竭日”的主题是“认识心衰,规范诊治”。

心衰分为4级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黄峻教授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的速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身体的各个器官及组织包括大脑、肺、肝、肾、四肢等,都需要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来供给。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损伤时,心脏就像一只弹性减退的皮球,收缩和舒张能力均减弱,泵血功能降低,以致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各个器官及组织的代谢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我们就称这种状态为心力衰竭,它可由此产生一系列缺氧和淤血的表现。

心衰的成因大多由于心肌受损,可以发生在心梗或者其它对心脏有影响的疾病之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也可导致心衰。心衰主要分为4级:

1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

2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衰症状。

3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4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教授说,提高疾病认知是一切的基础。心衰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面临的严重挑战,以正确的方式对心衰患者采取最佳的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但我国在心衰诊断、治疗、随访管理与规范诊治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心衰诊治水平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别。目前,在医院层面,全程诊疗路径已准备启动;在医生层面,启动了中国心衰规范化诊疗指导原则项目,以逐步提高心衰整体防治水平和管理;在患者层面,全国100家医院发起的心衰疾病认知调查已回收了近万份问卷,将有助于了解中国患者对心衰的认知、误区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心衰的防治现状。

心衰的预警信号

全球有2600万心衰患者,中国患者约有800万-1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衰作为心血管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患者人数将持续增长。心衰就是心脏功能极度减弱,一定要小心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记得问问医生:

头晕加重,浑身乏力;

体重迅速增加,如3天胖了2公斤;

恶心,食欲不佳;

腹部肿胀或者疼痛持续加重;

腿部或脚踝肿胀增加。

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尽快去医院:

呼吸急促加剧,活动耐受程度逐渐降低;

夜晚因为呼吸困难惊醒;

需要垫高枕头才能睡得舒服;

心率加快。

出现以下情况赶快拨打急救电话:

持续胸痛,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重度持续性呼吸急促;

晕厥。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作者:马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