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麻省理工数字商务中心主任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这位处于数字技术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曾在他与安德鲁·麦卡菲合著的《第二次机器革命》里,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数字技术给各种职业带来永久性、颠覆性的改变,其结果是,各种公司也将被迫转型,否则只能消亡。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那么,一年过去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呢?在《互联创新——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经济》中,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亚当·桑德斯讲述了信息技术如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增长以及如何重塑经济。
技术创新毫无疑问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互联创新——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经济》一书认为,即使所有的技术进步在明天戛然而止,企业仅利用今天的技术,也能创造出未来几十年由信息技术业带动的企业创新的价值。而且,目前,技术“革命”才刚刚开始,技术对企业的战略价值仍在提升。所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技术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否拥有技术,企业就一定立于不败之地呢?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亚当·桑德斯经过多年的深度调研和思考,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认为,那些通过技术投资获得最高回报的公司并非只是购买技术,他们也在组织资本上投资,将其变成数字化机构。而激励机制、培训和分散决策是技术最好的互补方法。此外,“将这些方法正确整合比单独应用某一种方法更重要”。一家公司复制另一家公司的任何一种商业做法可能并不难,但是复制竞争对手的成功,则需要复制一系列内在相互关联的行为。打乱公司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特定组合的平衡,哪怕只是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对公司的产出和生产率造成很大影响。
至于为什么有些企业的数字转型更为成功而有些企业却死于”创新”呢?如何变革和重组,企业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才能使技术进步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本书都给予了详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