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峰会流行讲故事 刘强东的“面包和豆腐”心愿

2015-12-18 17:24 一财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互联网大佬峰会流行讲故事 刘强东的“面包和豆腐”心愿

如果你仔细观看了2015年的乌镇峰会各个分论坛,会发现互联网企业大佬们都喜欢用故事的形式在台上讲上两段。这在12月17日下午的乌镇论道-数字中国论坛上体现得很充分,雷军讲了干电池的故事,而刘强东分享了他的“面包和豆腐”的心愿。

几年前,刘强东和中欧的同学在英国留学,宾馆旁边有一家祖祖辈辈开了600多年的面包店,面包非常好吃,但有一点贵。他们一行人得知后,下午4点去买面包,结果被告知,这家店的面包一般在上午11点就被抢光了。销量这么好,为什么不增加产量,开上几百家分店?刘强东带着疑问第二天去这家店参观采访,制作间是像窑洞一样在地下开挖的,“讲了半天,我明白了,这样的产量一旦扩大了之后就会出一些问题”。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在利益面前对品质的坚持和传承,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刘强东老家的青石磨豆腐。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刘强东对家乡宿迁这种手工制作的豆腐记忆深刻,从18岁离开家到北京读书后,一直对此心心念念,但再也没有吃过。

有一次他回老家,邻居请他在家吃饭,但尖椒炒豆腐这道菜端上来后,刘强东尝了尝发现味道不对,不是以前记忆中的味道。邻居说,农村生活条件好了,豆腐是从镇上买来的,是大规模的生产线产品,不再是自己磨的豆腐了。

未来能不能让城市人每天都能吃上手工制作的青石磨豆腐?这是刘强东眼下的一个心愿。“找一些农民,可以给你黄豆、买大青石磨,甚至可以贷款给你买小毛驴帮你推磨,每天能够用京东的无人机把你产的豆腐从早上花15~30分钟送到城市里面去,再利用京东城市的配送网络送到千家万户。”他设想说。

目前,渠道下沉是国内电商行业的潮流和方向。刘强东称,城市工业品卖到贫困的农村反而比北京上海的售价还高;另一面,农民生产的地道好货却难以卖出好价钱。他计划在京东的“互联网+”农村战略中建成一张网,即冷链、仓储、配一体化网络,这也是京东在之前的大家电网和中小件网之后的第三张网。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中国做出来一个覆盖全国的冷链和配送的网络。所以我们准备花两年的时间打造这张网,希望通过品质加上品牌的方式,能够把农村的好东西打造成一个品牌,靠品牌实现农民的溢价,同时也解决城里人食品安全的问题。”刘强东说。

据记者了解,京东这第三张网计划在全国投资建设一级冷藏冷链中心、终端冷链临时库和冷链物流车等设施。除了农村市场,冷链物流网建成之后将大幅提升两岸四地生鲜、食品的交易量,让大陆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丰富的港澳台地区的优质食品。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