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揭秘“掌上设备危害儿童视力”?

2015-12-30 09:03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流言揭秘“掌上设备危害儿童视力”?

流言: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三位医生用孩子做了7天实验,结果显示:玩20分钟iphone就会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玩20分钟ipad,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患者相当;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

真相: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表示,从未听说哪位同事进行过这样的“实验”。流言中的说法缺乏量化,如果真用3个孩子进行试验,也无法提供多么可靠的证据。

玩20分钟iphone,三位孩子的平均视力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

先普及个概念,近距离用眼不管是写字还是玩手机,都需要使用调节力。人类的调节力随着年龄逐渐下降,调节力(单位d)=15-(1/4*年龄),其中+1d等于100度远视(负值为近视)。通过计算,60岁老人其调节力=0,即是完全花眼了。一般人看书需要使用+3d的调节力,上述60岁老人花眼后,带个+3d的花镜(即常说的300度花镜),也能清晰的看书、玩手机。

玩20分钟ipad,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患者相当?

全神贯注的时候都会减少瞬目,因此经常有相声调侃:“看5分钟美女记得眨一次眼”。不说儿童,干眼症本身都含有很强的心理暗示因素,最新研究结果表示,其疾病形成跟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量无法进行科学关联,因此生活丰富多彩而快乐的人,包括那些玩掌上设备玩的不亦乐乎的老年人,是不容易得干眼症的。

玩10分钟手机,相当于看30分钟电视?

这个事情没有定量数据,但是还是有点道理的,越是近距离用眼,进行调节的肌肉越要努力工作。所以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定时让孩子眺望远处,给努力进行调节的睫状肌放放假。

尤其不要在黑暗中玩手机!容易患黄斑变性?

谣言就是利用了人们的焦虑才能广泛传播。近年来,看手机造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看3d电影导致青光眼等不科学说法总是持续传播。人类的眼睛真的有那么脆弱么?手机的光线调节功能还不够先进么?

看书、看电子屏幕确实需要注意休息,不过它们对视力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可怕。目前的研究认为,每周读多久书、看多久的电子屏幕并不是近视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真正与近视增加相关的因素其实是户外活动与光照。

对于儿童的视力保护,与其和电子设备较劲,不如真正注意以下几点真正造成外源性黄斑损伤的真凶:不要让孩子玩激光笔;不要肉眼直视日食;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区要带变色镜。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