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北京】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构建聚合人才的生态空间

2016-01-11 14:47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10月26日,位于青龙胡同3号楼的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正式投入使用。位置处于歌华大厦和雍和大厦之间,又在青龙胡同中段的东城文化人才创业园,不但是东城文创生态版图上重要的拼图,更为青龙胡同文化创新一条街,画上了耀眼的一笔。

与此同时,《东城区文化人才评价标准》也正式开始实施。硬件配套与软件服务的配合,使东城聚合人才的生态空间更为完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取决于它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人才吸引力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换句话说,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需要相当完备的硬件和软件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聚合力量。

文化人才的创业“硅谷”

在空间建设上,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位于青龙胡同3号楼。其中一、二层空间主要作为人才日常服务和公共活动空间,设置有公共服务接待大厅、创业书吧、人才展厅、联合服务区、多功能培训教室、洽谈区、静心空间、文化科普园和服务办公区8个功能区,未来主要以低租或免租的方式提供给运营主体使用。创业园的其他空间主要作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市场化方式出租给优秀的创业团队。重点人才团队入驻创业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以租金补贴的形式进行支持。

而在服务层面,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将在东城现有已经相当完备的人才生态空间内再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文化人才高端服务平台。通过人才引进、高端培训、政策咨询、人才评价、东城人才云平台和人才标准化公共服务,提升文化人才服务水平。二是文化人才交流平台。建设高端人才集聚、主题活动丰富、国际交往频繁、创新氛围浓厚的“文化人才社区”,加强文化人才互动交流。三是文化人才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国际一流的创业孵化器,建设文化人才创新学院,引入高端创业导师资源,为文化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创业孵化渠道与机制。四是文化与资本对接平台。积极争取市、区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以政府基金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形成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投融资格局,为文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而按照“四个平台”的整体定位,创业园的主要职能将是为文化人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基础服务和创业支持。在服务对象上,面向基础人才与聚焦重点人才相结合。将文化人才按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人才、创业人才和高端人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重点关注、大力支持有良好成长性的创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同时也普遍的服务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基础人才。

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园的建设规划是自2014年起,用5年的时间分三个领域逐步推进:一是空间规模方面。建设期前两年重点拓展产业基地,总运营面积每年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 二是孵化规模方面。第二年项目正式运营,在孵创业团队或企业将达到20家左右,第三年在孵企业达到50家左右,之后随空间逐步增长,在孵企业每年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到2018年底,成功孵化创业企业将达到100家以上。三是服务范围方面。第二年创业园服务体系直接或间接服务文化人才1500人次以上,每年保持50%以上增长速度,第五年将达到5000人次以上。

管理改革试验区的保障

而作为东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东城区文化人才评价标准》日前也已经正式实施。

早在2014年,东城区就出台了《关于东城区建设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文化人才高度聚集、文化产业高度发达、文化创新高度活跃”的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区、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战略目标。而文化人才认定与引进,成为东城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同时为确保各个层次优秀人才能够充分享受试验区优惠政策,东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课题组合作开展了《东城文化人才评价标准研究》调研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东城区文化人才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出台有利于东城构建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文化人才开发和管理认证体系,进而在实操层面上探索出一条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有效路径。

2015年开始实施的《文化人才评价标准》,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文化人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文化人才,是指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条发展的各个环节的各类人才,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行业内的创意、技术、经营、营销、管理等人才。

《评价标准》进而依据文化人才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分工不同,并结合东城产业发展特点,将文化人才划分为文化创意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种类型。而在三类人才的纵向上又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个等级。通过研究三种类型文化人才的潜质特性与共性,《评价标准》设计出一套服务于三类人才的全面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人才指标和指标赋权系数设计两部分。同时,考虑到文化产业实践对于特殊行业和类型人才的需要和人才引进的合理性和全面性,本套指标及评价体系针对文化产业特需人才作出补充评价机制,即“指标评价+行业精英推荐”机制。

如果说,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人才生态环境就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认真研究人才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来进行硬件及软件的配套,进而指导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环境建设,以保证所在区域能够健康而可持续地发展。东城的实践显然已经产生了强大的聚合效应。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