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饮料变色的纸巾魔术

2016-02-01 11:05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揭秘饮料变色的纸巾魔术

倒一杯橙色的果味碳酸饮料,然后用筷子夹张雪白纸巾,在杯子里快速搅拌,不一会儿,但见白纸巾变黄了,黄饮料变透明了,美年达眼睁睁变成了雪碧!这是这几天在网上疯转的一个视频。

这个纸巾变色“魔术”颇有几分神奇,甚是吸引眼球。张三说:“天啊,这么多色素啊,以后只喝自己榨的果汁了!”李四说:“吓死本宝宝了,这么多色素啊,再来一瓶压压惊!”王二麻子说:“拿这魔术纸巾在我脸上贴贴,没准我就变个白富美啊!”

这些说法就是幽你一默,话说美年达和芬达们,还真是哭晕在纸巾厂了。雪碧仗义,要我们前去搭救,毕竟喝了这么多年,除了色素香精和糖分,还喝出了几分情分。

先说这魔术纸巾,只有在水中不破不碎的面巾,方可担此重任。若是卫生间用的厕纸,那是上不了这场子的。厕所手纸要在果汁里这般强力搅拌,早就搅成一杯果粒橙了。因为面巾纸要求一定的湿韧强度,而厕纸如果湿韧起来,遇水不破,就可能会堵塞下水道。

面巾纸本质就是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吸附作用好,表面积大,因此色素分子就会被面巾纸牢牢吸住。这不是魔术,这是常识。

而且这纸巾,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么势利眼,对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都一视同仁,照吸不误,弄杯鲜榨橘子汁,一样可以搅透明了。中学生物实验课上,用滤纸层析分离叶绿素的实验,就是利用不同色素分子在滤纸上的不同吸附性。那些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都是有假包换的,百分之百植物本身就有的纯天然色素,咱们当时不也都眼见为实,叶绿素确实被纸的纤维素吸附住了。

现在搞清楚了,面巾吸收果味碳酸饮料中的橙黄色素,并不能说明饮料里的色素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这视频实验讲的故事实在太老套。

另外,面巾吸附色素的实验,也并不能确定添加色素的量。色素允许的最大使用量,每千克就0.1克,这个视频实验如此之粗放随意,就算借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翻来覆去瞅这面巾纸,也瞅不出饮料里的色素含量,到底是大于千分之零点一了,还是小于千分之零点一了,还是等于千分之零点一了。当真能看出来,天平和色谱不都得下岗了?

另外还有说了N遍的,即使是化学合成的人造色素,只要是允许用于饮料的,质量合格的,并且在规定剂量范围内,普通人群是可以放心喝的,不用担心肠子变彩色,更不用焦虑致癌致畸致突变。

再说了,这类主要用香精加色素调配出来的碳酸饮料,人家并没标榜自己是百分百纯果汁,在标签上老老实实写明白了日落黄和柠檬黄的。如果嫌弃这颜色,留恋这口感,就喝透明的果味饮料吧。

看了这纸巾魔术视频就不敢喝饮料的,那是想多了。不过如果当真看了这视频,说不喝就不喝了,从健康的角度说,这个没故事的视频,还算是做了件大好事,不喝,那是做对了。

当然,倒不是因为害怕这色素,而是不喜欢碳酸饮料的种种不好,不待见饮料里至少10%的糖分,就算换成甜味剂,还是照胖不误的,牙齿也照蚀不误的,定是比不上白开水的价廉和物美。

还有极少数人,可能对柠檬黄、日落黄过敏,避而远之是上策。没必要少量多次来适应着脱敏了。对于儿童,我个人一直持谨慎态度,建议按照预防原则,尽量远离人工合成色素。

总而言之:纸巾让饮料褪色天经地义,不必大惊小怪,这视频既不能定性是人工还是天然,也不能定量是否超标;普通人群没必要杞人忧色素;过敏人群和儿童,远离人工合成色素为好;有颜色的没颜色的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王二麻子的黑,面巾换面膜,想白也难。 朱毅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作者: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