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晚最受欢迎节目大全

2016-02-08 10:02 中国经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历年春晚最受欢迎节目全回顾

从1983年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陪伴国人度过了三十三个年头,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她已经成为人们跨年的一种习惯性的娱乐方式。让我们盘点一下春晚十宗“最”,共享春晚带给我们的点滴欢乐……

1983年《乡恋》

1983年春晚现场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是流行歌曲“开山之作”,也是1979年旅游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歌词把秭归的山水幻化成为昭君心目中的亲人,表现了王昭君离开家乡秭归,踏上漫漫的和亲路。

1984年《吃面条》

1984年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代表作《吃面条》,标志着小品诞生,该小品是纯逗乐的,其中陈佩斯吃面条的动作让观众捧腹大笑,轰动一时,春晚也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小品培养基地。

1985年《拍电影》

历年来著名笑星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继去年《吃面条》表演后,陈佩斯又一次来到朱时茂的剧组应聘当演员,一段新的闹剧就此开始。这一作品也已成为小品中的经典。

1986《羊肉串》

1986年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社会主义大潮下,陈佩斯也摆起小摊卖起了羊肉串,可是小贩与管理人员的矛盾也就产生了,陈佩斯与朱时茂斗智斗谋,开始一场检察官与羊肉串小贩的幽默故事。

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7年农历春节,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首度在全国同胞面前演唱高凌风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结果一夕成名。由此,本届晚会被一些评论家认为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峰。

1988年《巧立名目》

1988年央视春晚上著名相声演员牛群与李立山搭档演出的讽刺官场时弊的《巧立名目》,一句经典台词“领导,冒号”在晚会后仍流行了好久。

1989年《爱的奉献》韦唯在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深情演唱《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凭借其浅显易懂的歌词、舒缓温暖的旋律以及高尚大气的主题而广为流传,更成为公益歌曲,也成为春晚当中的经典歌曲之一。

1990年《相亲》

1990年,赵本山、黄晓娟演出小品《相亲》,赵本山饰“老蔫儿”,老蔫儿替儿子相亲,遇到了当年的“青梅竹马”,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两位老人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该作品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

1991《手拉手》

1991《手拉手》宋丹丹与黄宏合作的作品《手拉手》讲述:为了搪塞宋丹丹饰演的顾客,黄宏饰演的小贩用劣质胶为其粘断掉的鞋跟,结果两人的手却阴差阳错地粘到,进而引发了一场对伪劣产品的吐槽。

1992年《心中常驻芳华》《心中常驻芳华》是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节目,由两岸三地歌手毛阿敏、刘德华、张雨生合唱。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这首歌表达了对团圆的美好祝愿。

1993年《涛声依旧》

《涛声依旧》在1993年央视春晚由毛宁演唱。这首歌曲的灵感来自唐诗《枫桥夜泊》。反映当时那代人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夹缝中的状态。“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成为经典。

1994年《打扑克》

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宏和侯耀文表演的小品,用手中小小的一把名片当做扑克牌,反应了社会大舞台上嬉笑怒骂之间的生活现实。“黄宏一句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意味深远。

1995年《如此包装》

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如此包装》中,赵丽蓉的台词“麻辣鸡丝”、“没上袖呢”现在仍然可引来阵阵笑声,而巩汉林在服装设计的环节的表演更是入木三分,反映了如今对于国粹所谓创新的过度包装。

1996年《打工奇遇》

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用“货真价实”四个字教育和提醒不法商贩家或法人代表一定要抛弃不道德、不健康的商业行为,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顾客,挣昧着良心的“黑心钱”。

1997年《春天的故事》

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董文华延长的经典歌曲《春天的故事》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此曲已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音乐代表曲目。

1998年《相约98》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那英和王菲演唱了一首女声二重唱歌曲《相约一九九八》,它和以前的流行歌曲不同,写的是人们的一种心情和人们内心对明天的渴望,呼唤明天要比今天更好这种感觉。

1999年《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创作于1998年,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首次公开演唱。歌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愿多回家看看老人。

2000年《钟点工》

小品《钟点工》讲述了一个农村来的大叔(赵本山饰)被儿子接到城市来后因为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而闷闷不乐,于是儿子请专门做心理服务的钟点工(宋丹丹饰)来帮助他走出心理障碍;大叔因不明钟点工来意,闹出了一串笑话。

2001年《卖拐》

《卖拐》讲述了大忽悠(赵本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一位好端端骑自行车的厨师(范伟)说的神魂颠倒、真假难辨、好坏不分,顷刻间没病生出病、小病成大病,不仅掏空腰包买下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破双拐,还心甘情愿的把自行车送出去。

2002年《卖车》

小品《卖车》是2001年《卖拐》的续篇。这个小品是当年春晚众多语言类节目之中最风趣的一个,因此夺得了当年语言类节目一等奖。现场火爆及欢乐的气氛让人久久难忘。

2003年《让爱住我家》

《让爱住我家》这首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唱出了普天下所有家庭的心声。尤其是一家四口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亲情,令人向往。歌曲荣获2003年央视春节晚会歌舞类作品一等奖。

2004年《送水工》

小品《送水工》讲述了单亲母亲(高秀敏饰)为了让儿子(范伟饰)在国外安心读书,骗他说自己找了一个有钱老头而不是靠做针线活辛苦供范伟上学所以雇送水工(赵本山饰)假装自己的老公,从而引发的种种啼笑皆非的故事。

2005年《千手观音》

2005年春晚,中国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千手观音》舞蹈演绎得惟妙惟肖,舞动时,犹如千手观音降临人世。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赢得了全国观众“激动、流泪”的评价。

2006年《小崔说事儿》

小品《小崔说事儿》故事围绕着老头(赵本山饰)老太太(宋丹丹饰)从春节晚会回去之后的生活开始写,老太太比较虚荣,不愿意现在生活的不好,而老头则比较坦诚,两人出名之后从经济、生活、乃至感情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是大家所想象不到的。

2007年《策划》

小品《策划》讲述的是黑土(赵本山)家一只公鸡下了蛋,牛群策划把这只公鸡炒成名鸡,希望从中间大赚利润。于是带着摄像机到黑土家采访,白云(宋丹丹)大妈看在牛群付给他们两万块钱订金的分上把事实大肆夸张。黑土大叔没办法,只能配合着老伴编故事。

2008年《飞天》

在2008年春晚上,舞蹈《飞天》引人关注,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穿着固定在舞台上的“铁靴子”用肢体配合音乐演绎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2009年《不差钱》

《不差钱》讲述的是丫蛋想参加《星光大道》,爷爷(赵本山)和丫蛋在餐厅请节目主持人老毕(毕福剑)吃饭却没带够钱,就串通餐厅服务员小沈阳,让老毕点不成贵的菜。丫蛋为老毕表演唱歌和获奖感言,一旁的小沈阳也要求表演才艺,无心插柳地被老毕看中。

2010年《小虎队再聚首》《再聚首》是小虎队(吴奇隆、苏有朋、陈志朋)解散10多年后首次同台,在2010年春晚表演一首包括《爱》《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的串烧歌曲。他们清新阳光、朴实励志的歌曲和阳光帅气的外表伴随了大陆70后、80后的的成长。

2011年《春天里》

2011年,草根明星“旭日阳刚”组合在春节联欢欢晚会上演绎了汪峰的《春天里》,其沧桑的歌声和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使得节目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2012年《雀之恋》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梦幻演绎舞蹈《雀之恋》,被誉为“2012年春晚最美节目”。这一作品与她此前的《雀之灵》属于同一系列。表现了两只孔雀的缠绵和爱恋,杨丽萍和王迪身着蓝色的孔雀装,配合舞台上蓝绿色的仙境一般场景,确实美到了极致。

2013年《想跳就跳》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和蔡明的小品《想跳就跳》演绎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中间穿插回忆曾经的春晚,两人以“广场舞”的形式大跳探戈,蔡明还不忘给潘长江起外号,“小螺丝”、“小拖鞋”、“小摩托”,把潘长江的个头调侃一番。

2014年《情非得已》李敏镐与庾澄庆联袂表演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的主题曲《情非得已》,以9.65%的收视率成为马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它的创作秉承了新谣的优良传统,在华人最为喜欢的流畅旋律线下,又不乏精致民谣的腔调。

2015年《投其所好》开心麻花成员沈腾、马丽等人在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投其所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讽刺的是某位女科长扮演马屁精巴结领导的故事。由于新来领导清明廉洁,最终让马屁精女科长“下课”,同时也警示了周围的人。

责任编辑:闫冬(QT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