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日前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着手设计研究相关方法,自2012年起每年收集苏、浙、沪三地学龄儿童尿样约1500人份,持续至2014年。在对儿童健康调查的随访中采集尿液中抗生素作为暴露生物标志物,探讨了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发现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抗生素与肥胖存在何种关系?研究人员按照尿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3个组。在校正了性别、年龄、家长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膨化食品摄入、亲友的吸烟状况等因素后,研究发现,与低浓度组的儿童相比,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1.99倍至3倍。同时课题组采用体质指数和腰围判断儿童超重或肥胖,进一步分析尿液后发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的联系。
课题组分析尿中抗生素与儿童超重或肥胖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显示出有明显的联系,而主要用于人的抗生素未显示出有意义联系。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上。所谓抗生素暴露是指抗生素被排放到水体、土壤等环境中,这样一来抗生素非常容易被人类接触吸收。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一年达16.2万吨,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