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多数人反对转基因是因为担心人类僭越了自己的权能,对物种进行无限改造,最终会伤害到人类自身。“阿尔法围棋”的出现,让笔者也产生类似的担忧。机器智能的快速发展,看起来对人类有好处,就如同转基因可以让我们吃到产量更高、受农药污染更少的农作物一样。但是,机器智能的进化,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1998年,笔者出版长篇小说 《机器人》《克隆人》《太空人》三部曲的时候,机器智能战胜了当时人类最优秀的国际象棋手。这台IBM超级计算机“深蓝”,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步。同时,它输入了100多年来优秀棋手的两百多万局对局,可搜寻及估计随后的12步棋,而一名人类象棋好手大约可估计随后的10步棋。“深蓝”依靠的是硬件计算能力,能力表现在穷尽可能性的暴力计算上,算不得真正的智慧。
但“阿尔法围棋”不一样,它用的仿生智能,是模仿人类大脑的智慧思考能力。它不像深蓝一样依靠大数据,不是穷尽算法,而是仿生智能,模仿人脑架构思考。在计算能力上,人类弱于机器,尚可以接受;但在智慧上弱于机器,我们是从遇到“阿尔法围棋”开始才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我在《机器人》中预言,机器智能会超过人类。但没有想到,今天似乎就到了这个转折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机器智能如果有仿生情绪,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那将如何?可以预言,这种情感角力,也会以机器智能的胜利而告终。因为,机器智能可以揣摩人的情感逻辑,而人不能;机器智能可以战胜宗教和人生观的价值伦理规约,而人不能;机器智能可以更加理性地控制情绪,而人不能。当机器智能产生自主欲望时,某些科幻小说中描绘的人机大战,可能真会爆发。
去年8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曾经撰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禁止“自主杀人武器”。在军工行业之外的人看来,这样的观点似乎有点杞人忧天。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机器智能武器将改变战争的规模,一个行动小组就可以震动整个世界的格局。他们利用很少的资金和装备,就可以造成核武器级别的破坏。”我想,为机器智能研究立法,是时候了。
(葛红兵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