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春”美食:嫣红礼云子 只为春来艳

2016-03-25 08:42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嫣红礼云子 只为春来艳

让人思“春”的礼云子少而珍贵,那么如何辨别你尝到的是否正宗呢?扫一扫二维码,回复关键字“礼云子”,让老饕来告诉你如何辨别真假。

礼云子蒸豆腐。

柚皮烩礼云子。

清蒸礼云子。

礼云子晶莹剔透,味觉甚佳。广州日报记者陈枫摄

每逢此时,有的老饕就开始翘首等待,盼望着与一种应季的野生食材礼云子再度相逢,因为,那是一种只有春天才有的鲜物!礼云子其实就是蟛蜞产的卵,广东人俗称“蟛蜞春”,每年赏味期就十来二十日。如今礼云子在珠三角南番顺等少数地区可觅得。灿若云霞的嫣红色,齿颊充盈的浓鲜味,一年等一回的相逢,让人怎能不思“春”?

行情:

气温低礼云子姗姗来迟

按着老一辈的说法,惊蛰以后就有礼云子吃,赏味期大约十来二十日。番禺化龙镇老字号腰记饭店的老板娘欢姐说,每年春分以后,她便不再向农民收礼云子,因为蟛蜞临近生产,礼云子变硬了。

今年的礼云子没有如期而至,姗姗来迟。香港四大名厨之一高荣新师傅在2002年已开始将礼云子应用于高端餐饮中,可是今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能买到礼云子。有36年历史的腰记饭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烹饪礼云子菜肴,欢姐总会提前一年向农民订货,她已经是老主顾了,农户们再难也会给她预着货。今年,欢姐在惊蛰后的一个多星期才拿到少量的货,因此,幸运的是今年在此时还能吃上礼云子。

欢姐透露,今年春天雨水多,年前还下过雪,蟛蜞的生长延缓,礼云子收成日相应推迟了。天寒地冻,对于蟛蜞的生存而言是一大挑战,这是今年礼云子量较往年更少的缘故。

可以说,礼云子的数量在逐年递减,这主要是受环境影响。高师傅透露,蟛蜞生长于禾田之中,现在,许多农田早已不复存在,蟛蜞没有安身之所,自然无法生存;有洁癖的它,还无法忍受农药化肥和重金属等污染,宁愿自绝性命。现如今,产自南番顺的礼云子已经吃少见少。金贵的礼云子,收货时候都是生的。欢姐会将其隔水蒸熟后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如此可保存约20日。

口感:幼滑中带有些许蟛蜞的鲜

礼云子究竟是何味?见仁见智。许多人用“鲜甜”来形容它,为求一口鲜趋之若鹜;高师傅却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他认为礼云子的吸引点在于“口感幼滑”,带有些许蟛蜞的鲜。他说春季里许多河鲜的春既香又滑,并不输给礼云子。

本土美食家冼悦华认为礼云子腥中带鲜,烹饪时要加姜汁酒辟腥。有时候人们吃到礼云子的咸鲜,那是因为厨者在烹饪时下了较多的盐,为的是让“咸”牵带出食材本身的“鲜”。

菜式:搭配多样总有一款对你胃口

礼云子炖蛋清

刚出炉时,雪白的蛋清上铺开一层嫣红的云霞,粒粒礼云子镶嵌在薄芡中,宛若繁星。轻挖一勺,礼云子会随薄芡滑入碗中,从最初嫣红一片,慢慢变浅到零星分布,最后蛋清表面丁点不留,奇妙极了。轻啖一口,鲜充盈口腔,搭配嫩滑蛋清,细小的颗粒质感就像流沙,尝试用牙齿轻轻一碰,似乎能听到礼云子碎开在嘴里的声音。

清蒸礼云子

以礼云子现在的市价来说,最奢侈的吃法莫过于“空口吃礼云子”,油盐清蒸礼云子,没有任何配菜,纯斋吃,一勺就吃掉了几十元!当然,一般是配着白饭吃的。

柚皮礼云子

“柚皮礼云子”与“虾籽柚皮”制法相似,取沙田柚的柚皮蒸熟后挤干水,焖透后加入礼云子煮熟。礼云子的鲜渗入柚皮肉中,熟软的柚皮只有柔软而不干涩。

更多礼云子吃法

礼云子豆腐、礼云子蒸蛋、礼云子蒸鱼、礼云子花腩肉和礼云子蒸腊味的做法简单,不过是将礼云子铺呈其上煮制;礼云子炒通菜以及礼云子煎蛋则令礼云子接受大火的洗礼,愈加逼出其中之鲜。

礼云子是何物?

礼云子就是蟛蜞春。名字起源是它的行走姿态,蟛蜞走路打横,偶尔直行时,两只前螯会合抱,像古人行礼作揖。于是有人巧取《四书》“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之句,给蟛蜞春起了“礼云子”这个雅名。礼云子盛名远播,归功于广州著名美食家江孔殷。江孔殷爱吃礼云子,并写词以咏之,每年春季得到礼云子后更是设家宴请客。据传粤剧名伶薛觉先也受江孔殷影响,最爱礼云子,视之为益肺壮气佳品。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曾繁莹、高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