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题为“将手机背景颜色调绿可保护眼睛”的消息在微信群流传。消息说,满眼绿色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并说“这是美国眼科专家经过大量对比研究后选择的”。
有了绿色“护眼图”,就可以安心玩手机?本报记者就此采访沪上眼科专家和手机行业专家。他们表示,对于一些人来说,晚上长时间暴露在手机蓝光中,容易诱发青光眼。手机屏幕背景换成比较柔和的绿色能保护眼睛的说法,也不太站得住脚。想要真正保护好眼睛,一是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二是调低手机亮度,三是不要靠手机靠得太近。
盯着手机影响眨眼次数
“把屏幕换成绿色后,并不意味着就能盯着手机看20个小时。”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崔红平介绍,眼科有个名词叫“视频终端综合征”,指的是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眼睛干燥疲劳、结膜充血等。
此外,医学上还有个名词叫做“瞬目”,就是俗称的眨眼。正常情况下,人眼表面是有泪液的,必须通过一个适当的眨眼频率,维持其稳定状态。可当我们盯着手机、电脑屏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会变少。如果长时间不眨眼,眼睛表面的泪膜就会蒸发掉,结果导致眼睛表面的细胞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眼睛发干,细胞会受到损伤。
距离远一点 亮度低一点
目前,包括手机在内的多数电子产品都采用LED发光方式。由于LED光源大多发出的白光是通过蓝光LED芯片加上黄色荧光粉混合而成的,因而其光谱能量的峰值正好处于蓝光波段。新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赵培泉指出,小鼠实验表明,长时间过度的蓝光照射,可能引起视网膜损伤。另外,长期使用手机、观看电脑屏幕等,还会引起相关激素分泌紊乱。“不过,电子产品对我们眼睛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测量。”
青橙手机CEO王迅告诉记者,国内对于手机屏幕的射频、功率和电磁兼容性等都出台了相关标准,但对亮度则没有强制标准。目前市场上,手机屏幕的亮度一般在300至500勒克斯之间。所谓勒克斯是指,特定光通量均匀分布于特定面积上的光照度。通常来说,亮度越高,手机屏幕越清晰,但是对眼睛的刺激也更大,耗电量也高。
王迅提醒广大手机用户,不要为了追求过高的清晰度,而调高手机屏幕显示亮度。同时,用手机时切忌靠得太近。(记者 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