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首席产品官:开放新API插件 加大无人驾驶研发

2016-03-31 14:24 千龙科技

打印 放大 缩小

kjcq201501200109-11111686

Uber首席产品官Jeff Holden

千龙网北京3月30日讯(记者陈群)互联网在前十年一直是沉迷于自己的比特世界,一直是虚拟社会。但是自从引到线下之后,让现实世界和比特产生交互之后,无限种可能也涌现了。

正如多年前,Uber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在巴黎因为下雪打不到车,于是Uber诞生了,初衷是“想点一个键就来一辆车”。2010年Uber在美国上线,五年时间已经成为共享经济领域的标杆。Uber模式给各个传统行业(特别是出租车行业)带来巨大的震动,也引发巨大的争论。但在争议中,Uber正迅速崛起。

Uber把出行做得有趣味、有格调,让人充满期待。这一切的背后都在于产品设计,3月30日,Uber首席产品官Jeff Holden来到北京,和众多媒体以及产品经理分享了Uber的产品魔法,展示了“比特和原子世界的无限可能”。

开放新API插件

在当天题为“比特和原子世界的无限可能”的主题分享活动中,Jeff Holden表示,Uber的一个理念就是希望通过神奇的方式,能够解决交通的难题,也希望给大家提供愉悦的体验,按一个键就来一辆车。“我们启动了原子和比特,希望把虚拟的比特率转成现实生活中的原子,让人们去进行交通出行。”

同时,Jeff Holden还透露,Uber将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开发者开放新Uber API插件Ride RequestWidget(优步叫车插件),未来Uber将成为提供基础交通服务的平台。因为互联网有各个层面的软件,Uber可以成为基础设施的软件。通过该插件,将来整个Uber的界面将可以嵌入到其他应用软件中让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使用Uber。

Uber曾在2014年正式面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了其官方API。随后在2015年3月推出"Request end points"新功能,并面向第三方App开放了API。据介绍,此前开放API主要为Uber和其他公司之前的深度合作,本次Uber开放的API合作更加简单,开发者可以通过Uber API接口就可以轻松接入。

新业务:正研发Uber顺风车和Uber大巴

Jeff Holden在分享中表示,Uber希望重新创新,把服务和能力达到下一个境界,“希望交通像自来水一样,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提供可靠的服务”

他强调,拼车服务是Uber迄今为止最大的创新。一方面减少价格,让客户可以花更少的钱打车,另一方面让路上的车少,可以减少交通堵塞和污染量,这也是Uber希望解决的问题。目前在中国,uberPOOL每个月有2000万的完成订单量,而且这个产品的增长速度比以前Uber的其他产品都增长得快。

除此以外,Jeff Holden表示Uber正在测试Uber顺风车、Uber大巴等新业务。其中uberCOMMUTE(顺风车)针对的是相同路线的乘客和司机,车主在上下班时,可以使用Uber顺风车搭载乘客,分摊油费,降低养车的成本。Uber顺风车于2015年9月全球率先在成都发布,此后已在北京等多个中国城市,以及芝加哥等多个海外城市上线。

UberHOP有点像现代巴士,但又完全不同。这些可以装多人的SUV车或面包车,他们在全市各个地方随着叫车需求走,用户可以通过Uber Hop找到附近正在行驶的大巴车并选择乘坐,且乘坐的乘客越多,乘客需要负担的费用则越少。

Jeff Holden表示,将来Uber的创新不光是止于载人,也可以在全世界载物。uberEATS (Uber外卖)可以把人们想吃的美食,在需要的时候一键送到。UberRUSH(Uber快递)则是将物品以超出大家想象的速度送达。

不过,Jeff Holden也承认,目前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将Uber外卖、Uber快递带到中国来。在他看来,某种新业务是否在某个城市推广,首要的是判断这个城市是否需要这个服务。“对于中国外卖市场而言,像百度外卖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会进行分析假如Uber推出类似产品是不是有同样的机会,如果我们的产品来到新城市后只是制造一点‘噪音’而已,那不如不做。”

问及中国Uber和竞品的区别,Jeff Holden回答称,这个区别是无形的,如果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也有很多种服务也是按一个键来一辆车,但是创新是在底层看不见的,包括算法、优化用户体验等等。

无人驾驶是战略的中坚

谈及无人驾驶方面,Jeff Holden透露,Uber有专门的团队在研究无人驾驶,而且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合作。

“无人驾驶对我们来说是战略的中坚,因为未来的驾车肯定是电脑化、机械化、自动化,大家都相信这一点,只是早晚的问题。”Jeff Holden表示,Uber会在无人驾驶的某些方面有所专攻,但在造车的硬件方面,Uber不具有核心能力,肯定会跟其它公司合作。

“全球没有太多人拥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运行一辆无人驾驶汽车。”Jeff Holden表示,无人驾驶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使城市驾驶变得更安全,但让无人驾驶的车真正开到街上还要花很长的时间,“Uber希望可以广泛使用无人驾驶,但是这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只是开始思考”,他说。

先全球化再产品化

作为一家来自旧金山的公司,Uber的产品是如何做到能够适应于全球每个城市不同的文化,能够让每个城市的城市经理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制出这个城市最符合用户心目中G点的产品运营方式?

Jeff Holden表示,Uber全球化的做法是先全球化再产品化。

刚开始的第一步是做全球产品,把每个国家的学习经验、每个城市的学习经验都集合在一个全球的产品,并且带到全球各地。这是一个基础,基于这个基础,各地的运营团队在运营和细节上面再去进行自己的开发,去加或减不跟Uber的平台产生冲突。

Jeff Holden举例说,当时在印度非常挣扎,Uber的价值主张在全球都是一样,但是发现在印度做不到。因为我们把这个叫做看不见的支付,按一个键来车就不用考虑支付的问题,上车、下车就可以了。但是发现在印度很难做到,虽然上车、下车看不见的支付非常棒。挣扎了一段时间,就在印度推出了现金支付的业务。如今Uber在印度已是市场的领军者,也非常高兴当时选择推出了现金支付的方式。

如何确保司机和乘客安全?

在回答Uber如何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问题方面,Jeff Holden表示,针对于安全问题,Uber有专门的团队负责。Uber会对司机进行背景审查,确保开车的司机都是良好的记录,确保他们没有犯罪记录;还会有评级系统,而同时乘客也有反馈系统,如果一个乘客认为司机有问题,或者挺担心司机,可以通过评级或文字的方式来表述发生什么事了,有专门的人员跟踪这些信息。

除了在系统中建立安全的基准线,还会通过持续的改进技术来增进安全。比如有人脸识别,可以把司机的真实面孔和执照上的面孔进行对比,看看开车的人是不是证件上的人。另外在未来,Uber还可能通过电子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监督司机开车的质量是不是不稳定,是否疲劳驾驶等。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