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肝火旺, 尽量少熬夜

2016-04-04 12:5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天肝火旺, 尽量少熬夜

北方春季,很多人会感觉咽喉肿痛、鼻腔热烘烘的,且会有口干、心烦易怒等症状。

中医认为,四时之中,春属木,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与木的生长相类似。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木的特性是舒展向上,不受抑制,因此春季肝气偏旺。如果冬季保养不好,脾胃郁热,肝肾虚损,春天就会更觉得肝气旺,表现出来就是心烦失眠、烦躁易怒,眼睛干涩,甚至会有轻微的眩晕感。中医认为,眩晕来源于血虚生风,肝风内动就会导致头晕目眩。眩晕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春天发作的眩晕更为典型,除了头晕,往往还会伴有与“肝火旺”相关的不适,比如头胀痛、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睡眠差、梦多,有时手脚麻木,总觉得困,正所谓“春眠不觉晓”。如果出现上面一些症状,就要小心“肝”了。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上手机等电子设备让人们的时间“碎片化”,熬夜成为家常便饭,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中国古医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主张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一般建议,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睡8小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睡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对女性来说,更应少熬夜,保持充足睡眠,谨防肝郁血虚,引发疾病。

春季阳气升发,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更应放飞心情,以舒肝清热,健康快乐每一天。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