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用药最好“细水长流”

2016-04-12 11:14 科技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帕金森用药最好“细水长流”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请关注——帕金森用药最好“细水长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全球约有4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半数以上在中国。

早期容易漏诊误诊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病人数会越来越多。受到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毛薇教授介绍,这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毛薇认为,由于对帕金森病缺乏了解和认识,许多患者发病后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患了疾病,才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非神经内科或非帕金森病专业的医生受专业水平所限或受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因素的影响而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还会出现多种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嗅觉减退、认知功能减退等。漫长的疾病发展过程和复杂的临床表现都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药物治疗有“蜜月期”

目前尚无可以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症状,合理规范的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帕金森病引起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拥有高品质的日常生活。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是早期帕金森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通过3—5年的治疗之后,过了药物“蜜月期”,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

“对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以补充或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递质为主,但随着病情及治疗发展,药物的开期(药物发挥作用、缓解症状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而关期(药物不发挥作用的时间)则越来越长,随之而来的就是用药量会越来越大,药物副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毛薇强调,对于帕金森病的用药,提倡遵循“不求全效、细水长流”的原则,即从小量开始服用,能缓解症状到不影响生活即可。但毛薇也表示,药物的疗效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减退 “因此,国外通常会采取内外科紧密配合的治疗模式,为帕金森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毛薇解释说,在国外,神经内科医生通常会推荐帕金森病患者转诊并接受相关医疗技术的治疗,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有着统一和紧密的配合,从而确保帕金森病患者在最佳的时机接受合适的治疗。神经内外科合作能够为帕金森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正在积极探索这种先进的模式,联合举办义诊、讲座等为帕金森病人开辟接受科学治疗的途径,“未来还将联合会诊、开辟联合门诊等,学习国外先进模式,为帕金森病人服务。”

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逐渐发展、累计全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手术及运动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才能保证患者最大获益。但是,一般来说患者会先到神经内科就诊。”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李建宇教授解释说,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或出现异动症的患者,年龄不是特别大,家庭经济情况允许,内科医生就会考虑将其转诊给外科医生,植入脑起搏器。

李建宇透露,帕金森的手术时机,从时间上来讲,一般的原则大约是患帕金森病后五年左右,也就是蜜月期过了,药物副作用出现了,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手术这一治疗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说年龄问题。年龄虽然不是选择手术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一般原则是70岁以前考虑手术治疗。但是也有一些病人,虽然年龄很轻,但是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妊娠问题,也可能不考虑手术。

“脑起搏器治疗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突破,它是应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把电极植入预订的脑内目标区域,再通过导线连接到神经刺激器。”李建宇介绍说,该神经刺激器一般是指如胸部皮肤之下,其大小和心脏起搏器相似,植入大脑中的电极会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震颤、僵直等症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欧美各国已经相当成熟。”

虽然许多研究报告证明其疗效显著,手术后相当数量患者的服药量可明显减少,而且活动能力显著提高。但李建宇强调,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以及定期调试设备,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李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