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条防电信诈骗“秘籍”

2016-04-13 16:51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中央电视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虚拟电信运营商落实实名制不到位,致170/171号段成电信诈骗重灾区。大量案例显示,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就在百姓身边。据腾讯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收到诈骗短信人数达6.4亿。在信息化时代,电信网络用户如何做才能规避风险,躲开“陷阱”呢?下面为大家盘点出了十条防电信诈骗的“秘籍”。

● 短信内链接都别点

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不少用户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建议用户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

● “验证码”谁都别给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所以不要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

手机不显号码,别接

目前,除极少数特殊部门还拥有“无显示号码”电话之外,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没有“无显示号码”的电话,所以今后再见到“无显示号码”来电,直接挂断就好。当下,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较低,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事主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点击,否则追悔莫及。

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

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

有些号不能接但能打

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银行等客服号码行骗,遇上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相关电话(切勿使用回拨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号码的准确性。

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自己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得长心眼,警方建议如需打款可至线下银行柜台办理,如心中有疑惑,可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咨询。

陌生证据莫轻信

由于个人隐私泄露泛滥,诈骗分子常常会掌握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用户信任,此时切记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就算朋友家人,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也不可轻信。

钓鱼网站要提防

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中病毒不说,还可能被直接骗走钱财,所以在登录银行等重要网站时,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新鲜事要注意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房产退税、热播电视节目等都常常被骗子利用。如果不明电话中提及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也切莫轻易当真。

拿不准就打110

如果真有拿不准的事,拨打110无疑是最可靠的咨询手段,必要时候仍可以采取这种手段。(赵越)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