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把自己的编织手艺传授给农场更多的姐妹,带动大家共同致富。”4月10日,六师新湖农场“手工坊”老板王金艳说。
今年50岁的王金艳原是新湖油脂厂的一名工人,因企业效益不好,她的收入一直不高。2004年,有着毛衣编织手艺的王金艳决定不再仅靠微薄的工资过日子,自己创业。
刚开始,王金艳尝试着出售自己编织的毛衣。后来,看到丝网花、串珠等手工艺品市场行情不错,她专门学习了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然后在新湖农场步行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自己的“手工坊”。王金艳制作的手工艺品款式精美、质量有保证、价格低,很快她就有了第一笔500元的订单,手工艺品逐渐打开了销路,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制作水晶串珠手镯、珠包、丝网花以及编织各种工艺品摆件,王金艳还别出心裁地制作时髦的手工针织衣裤、室内背景墙装饰品等,她的作品不仅在农场很畅销,还吸引了玛纳斯县等外地的客户,一年下来,王金艳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这几年,王金艳不仅通过网络和书本学习最新手工编织技术,还每年到义乌市、杭州市、上海市等地学习新款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随着她的作品种类不断增多,“手工坊”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许多外地的客户慕名找上门来定制各种手工艺品。
王金艳鼓励几个要好的姐妹跟着她一起学习编织手艺,并帮助她们销售产品。后来,越来越多的农场妇女找到王金艳拜师学艺,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姐妹们编织毛衣、鞋帽,制作珠包、丝网花以及室内背景墙装饰品等。她一边为大家传授手艺,一边忙着联系销路,每天忙得团团转。目前,新湖农场已有2000多名妇女加入了王金艳的手工编织队伍,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工编制创业的熟练技术人员有200余人。
王金艳不仅把姐妹们的作品摆在“手工坊”里,还把这些作品带到玛纳斯县、五家渠市等地参展,进行销售。现在,王金艳不仅和姐妹们一起制作手工艺品,还给一些单位制作背景墙装饰品,订单越来越多。一年下来,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手工编织,王金艳就带动200多名姐妹,每人增收1万多元。
这几年,王金艳还把自己和姐妹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晒到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点击率达到7000多人次,扩大了产品销路。
今年4月,王金艳去云南省学习手工艺品制作技术,希望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更多的民俗文化。她打算回来后开一家网店,把自己的手工艺品销售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