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有媒体报道“跨境电商新政拟暂缓一年”的消息,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记者向业内人士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召集跨境电商企业开会研究,对新政进行完善性修改,有业内人士表示“传言八九不离十”。
新政调整税照收通关单暂缓
据了解,5月5日至7日,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对跨境电商新政实施一个月以来的效果及影响展开密集调研,并听取聚美优品、小红书、蜜芽、天猫国际等多个跨境电商企业的情况。
针对新政的调整意见,主要指向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参照一般贸易的监管模式。媒体报道称,调整意见拟暂缓一年实施新政所涉及的具体监管措施,保留新政对税率所做的调整。同时,要求跨境电商,在新政监管措施暂缓实施的一年过渡期内,要按照一般贸易通关单的要求进行准备,一年之后将严格执行一般贸易通关单的管理。
面对新政企业各有各的应对措施
跨境电商新政实施一个多月以来,跨境电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实际上,新政实施后,各平台都针对平台自身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政策。
5月10日下午,唯品会在重庆举行了“唯品国际”跨境业务全新升级发布会,通过“免邮包税”的策略,进一步发力跨境业务。“税务改革不是直接作用在消费者层面,各跨境电商平台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用免税包邮政策来应对。”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告诉记者。
而免税包邮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冯佳路表示,通过集约采购,“成本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另一跨境电商企业蜜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自新政实施以来,蜜芽不断通过包税方式,为消费者节约成本。
专家正面清单应动态调整
据了解,由于新政要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参照一般贸易的监管模式,要求其在通关环节中增加报送通关单,而通关单需要产品在质检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具。新政实施后,备案手续所需时间最长在一年以上。因此,在一个月中,一些跨境电商进口单量锐减,甚至为零,这也成为困扰跨境电商企业的最大的问题。
易观智库分析师曹培坤认为,在新政实施之前,跨境电商在税负上的优势太大。“而跨境电商在规模化和品类上,跟一般贸易又有很大的交集。”因此,对国家而言,有必要制定新的税收政策以增加税收,另一方面,一般贸易参与者对市场公平性和规范性也提出了要求。
不过,曹培坤也认为跨境电商新政对各平台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综合性的自营电商影响是最小的,它们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降低成本,不把溢价加在消费者身上。”曹培坤说,而对于品类比较聚集的跨境电商平台,则会产生较大影响。
“未来国家应该会根据社会的呼声,去调整税率和购买限值限额。”曹培坤认为,最好的措施应该进行动态调整,“比如一个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