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显老”原是基因在作怪

2016-05-18 16:5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皱纹因素和非皱纹因素对面部感知年龄的影响说明。

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 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华集团联合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皮肤感知年龄遗传因子的大型科研。在这个项目中,科学家共用了近十万人次反复评估了超过4000人的面部高清照片,精确量化了每个人的感知年龄(即看起来的年轻、年老的程度),并分析了近800万个DNA位点和感知年龄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感知年龄和基因之间的联系,发现带有MC1R基因特殊基因型的人,看起来比其他同龄人平均年老两岁。此发现有望迅速提高人们对感知年龄的理解。

MC1R基因是人类皮肤合成黑色素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遗传缺陷可造成皮肤缺乏黑色素的天然保护功能,进而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光长期对皮肤造成多种损伤,还可能由此引发皮肤癌变。

“MC1R基因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只是其影响感知年龄的一小部分”,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刘凡指出,“数据显示,MC1R基因对感知年龄的作用并不受皮肤颜色、紫外线伤害和日照暴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说明MC1R还有其他的功能在起关键作用。目前已知由MC1R参与的细胞功能还包括氧化伤害、DNA修复和免疫调节,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感知年龄变化的原因。”

刘凡还指出,“此研究发现,MC1R中的多个功能性等位基因通过复合杂合子的特殊方式相互影响而起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用最新研发的方法针对复合杂合子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全面检测,期待能找到更多影响感知年龄的基因。”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