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工商所“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 助力疏解非首都功能

2016-06-15 11:4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6月14日讯(记者 龙娱平)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打响一场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记者了解到,海淀工商分局中关村工商所立足工商职能,依托海淀创建文明城区期间的“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积极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

中关村地区“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是联合工商、食药、城管、安监、公安、卫生等职能机构开展综合执法,取缔无证无照、拆除违法建设、规范经营商户、解决老百姓投诉等。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共开展综合执法235次,出动执法人员1849人次,取缔无照商户43家,拆除违法建设53处,890平方米,疏解外来人口498人。

1

中关村工商所人员参与综合执法。资料图片

“综合执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地区环境卫生和街面秩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受到社区居民百姓的认可和肯定。”中关村工商所所长王剑鸣说。

“每周一开例会,由街道主要领导召集,中关村辖区南片、中片、北片三个综合执法队负责人汇报上一周开展执法的成果,并部署下一周的综合执法重点。会后还会编制《中关村地区综合执法管理中心工作手机周报》,及时发布会议纪要和执法成果。”王剑鸣说,“面对辖区城市病、社会顽疾,单个部门职能有限,存在执法漏洞,综合执法弥补了执法漏洞,执法力度、效率提高,也是提倡社会共建。”

“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由中关村工商所牵头,按照《海淀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整治及2016年度工作方案》工作要求,统筹协调片区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整治的综合执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对属于需规范经营的经营主体,联合执法队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定期检查跟踪进度;属于需责令停业的主体,由协助力量监督其在限期内关停;属于违法建筑且不愿自拆和停业的主体,由综合执法队伍统一拆除和取缔。

中关村工商所副所长安浩深有体会,安浩一周至少会参与两次相对重大的现场综合执法,“相对于单一执法,‘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减少了与商户的执法阻力,同时,积极的参与到首都疏解工作,发挥出作为一名工商人的积极作用。”

此外,中关村工商所将投诉举报处理与“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紧密结合。将12315平台等渠道接到关于街面小门店的投诉举报直接转给参与联合执法工作的工商干部,由其向片区执法负责领导汇报后,带领联合执法小组在开展日常综合执法工作的同时,将上述投诉举报问题进行核查和处理。通过资源共享,避免人力物力重复使用,节省公共资源,提高工作效能。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