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筛选器眼镜
现代信息社会中,任何想要的咨询都变得触手可及。而电脑和手机,既是查询和获取信息的工具,也是消磨时间的好伴侣,“低头族”的大量出现,不足为奇。人们更愿意花更多时间“观察”屏幕,也不愿意在现实中和他人面对面交流。
面对这份执著,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用科技对抗科技的办法,那就是给人们戴上一副看着屏幕时会变模糊的眼镜。
据美国“奇异中心”科技网站6月3日报道,这副眼镜名为“筛选器”。28岁的艺术家兼神经系统科学家奇诺·吉姆发明了它,最初目的是想让自己摆脱生活中的各种屏幕。
“筛选器”眼镜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却十分有趣。首先,这款眼镜的镜片由调光薄膜制作而成,其实就是种新型塑料。新材料的特点是,一旦通电,会由原来不透明的状态变得透明起来。
也就是说,想看见东西,那它得始终通电。佩戴者头部还需要安装网络摄像头,能够将佩戴者看到的图像传输给鉴定系统。后者又称为“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处理图像,并鉴定佩戴者看到的是什么东西。
鉴定结果会输出到一个动态学习工具程序中,该程序接收过各种屏幕训练,能够快速识别屏幕图像。经过这一系列流程,如果网络摄像头看到了某个屏幕,程序会立刻激活内置的电子开关,从而切断调光薄膜的电源供应,让它们变得不透明,达到了佩戴者一看屏幕,就会眼前一片“模糊”的效果。
吉姆表示,身处网络时代已经让他厌倦了病毒营销的各种手段,主流科技的目的从来都是尽可能长时间的锁定人们的眼球。配合这一切,始终睁眼“观察”屏幕的自己就像疯狂的电影主角一样。“筛选器”眼镜能够帮助他直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更专注日渐疏远的日常生活。
产生制作“筛选器”的想法来自于吉姆的学习经历,他在参加某个艺术家机器学习课程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最基本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编程来打造出梦想中的眼镜。他说,机器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方面,与人类完全不同,人们能利用这种智能将自身从科技陷阱中拯救出去。也就是说,人们应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视觉综合症搏斗。
佩戴不佩戴还得人们自己来选,总之,“筛选器”眼镜还是比较温和的制止工具。为了对抗科技,科研人员也是狠下了心肠。然而,再多的科技发明也有市场问题,关键还在于人们意识到爱护自身的道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