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不同阐释 七位科学家谈“aging”

2016-06-30 08:15 科技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美国科学文化杂志《鹦鹉螺》的编辑SUSIE NEILSON女士采访了7位科学家,请他们从各自的学科角度谈谈aging(有“衰老”“老化”“逐渐成长”“年龄测度”等不同含义)。

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家Caleb Scharf说,对于天体物理学,aging隶属于一个更大的问题。宇宙已经有138亿岁了,我们人类还在这里。“人类在这里”与宇宙的138亿岁(正负10亿年)这一具体年龄是否有什么关联?在遥远的未来,宇宙可能不是一个维系生命的好地方,宇宙在创生初期也不是一个维系生命的好地方。也许,适合于生命的最优时段就是目前这一段。

夏威夷大学地球化学家和地球生物学家Hope Jahren女士(即笔者曾经介绍过的《实验室女孩》一书的作者)说,2010年,地球化学家开发出一种仪器,它能探测出痕量铅元素。比如,某块岩石,我们原以为其铀铅比例是9.0/3.0,用新仪器测出的值却是9.0009/3.0003。换句话说,在2010年,这块岩石的年龄反而比我们2000年时以为的要年轻。这样的话,岩石年龄自身也在“老化”,即过去测得的年龄不作数了。因此,地质年代表需要不断地做些细微调整,大家可以注意1983、1999、2009和2012年颁布的地质年代表有哪些差异。甚至地球的年龄都在“老化”。

杜克大学生物学家Kenneth Poss说,随着动物(包括人类)衰老的过程,机体响应损伤的组织更新和再生能力下降,这就影响了我们的肌肉、血液、大脑中新神经元的产生,等等。因此,我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衰老是组织再生潜力的全面下降带来的积累效应。令人兴奋的是,通过研究再生,研究年轻动物身上那些促进再生的“回春因子”,我们也许能识别出一些在我们衰老过程中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的一些机制。

纽约州立博物馆和地质调查局主任、地质学家Charles A. Ver Straeten说,我主要研究北美洲东部边缘的造山运动的历史,这段历史记录在泥盆纪沉积岩层里,它们大约在4.19亿年到3.59亿年前沉积下来。所有山脉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开始风化剥蚀。逐渐的,在山峦附近的低地上,一层层的沙子、碎石和泥土堆积了起来,变为岩石。阿巴拉契山西部的沉积岩就记录下了山岳带的aging过程。直到今天,即4.5亿年之后,阿巴拉契山仍在经历风化剥蚀,仍在经历最终剥蚀为一个平原的过程,仍在aging过程中。

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科学家Jerry McManus说,我的兴趣点是深海的年龄测度。在这里,aging(年龄测度)指的是弄清某块海水上一次接触大气是在多久之前。碳-14和其他同位素示踪剂可以起到时钟的作用,告诉我们,太平洋深处的水体已经1000多岁了,而且,海洋各处水体的年龄是不等的。

华盛顿大学地理学教授Sarah Elwood女士说,地图的老化是怎么回事呢?对于纸质地图而言,老化的地图很脆,也许破损严重,于是被封存在博物馆里。对于数字地图(交互式地图、网络版地图、众包方式产生的地图,等等)而言,aging地图指的是它们是动态的,总在变化的,同时反映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的aging意味着成长变化,能以某种方式感受到活力和创造力。

加大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Charles Briggs说,让我们看看当代的“民间传说”形态是如何衰老的。比如,社区中发生了某事件,于是突然出现了传闻。一开始,传闻也许含有很多细节。在传播过程中,某些细节就丢失了,其他细节则获得强化,获得了叙事生命。在叙事的传播过程中,它变得日益丰富,逻辑顺畅,且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倒不是说,新增的细节就一定是虚假的,但叙事中的细节确实在变化,这样,故事的可叙述性就增强了。在当今,如何获得更多的点赞是很重要的。

你猜怎样?此时,故事往往就“死亡”了。到了这一步,传闻就失去了与事件的亲密关系,事件被叙事所重新定义了。民间传说的衰老过程其实也是帮助故事成形的过程。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