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正在告别简单粗暴。
“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大浪淘沙,众创空间已经进入更新迭代的洗牌阶段。”把总部设在石景山行政服务中心楼上的创业公社的副总裁张锦莉这样说。
“这儿有特别好喝的柠檬水,累了还能去吊床歇歇。”“这儿的升降办公桌和智能扫码系统挺酷的。”梦想加联合办公空间的创始人王晓鲁面对这样的点赞时,都有一点小窃喜,他说这证明了他们的办公室更符合90后的想象。
巨头们则气势磅礴。腾讯众创空间总经理王兰说,未来3年,孵化100个“独角兽”公司,为中国50%的初创企业提供服务,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创业入口才是腾讯众创计划的目标。
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
不做“二房东”做未来办公室
把破房子变成工作天堂,让昌平名媛和回龙观“码农”就近上班时也能体会在CBD上班的感觉,这是联合办公空间“梦想加”想做的事情。如今,梦想加的运营面积已接近20000平米,共3000个工位,并在望京、雍和宫、百子湾、中关村、建国门等开放十余个联合空间。
“我们不拥有一平米地皮,我们不做‘二房东’。我们不只面向创业者,不做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我们进入地产行业,却不做重资产的地产商。”三个不做,是梦想加与目前国内大部分联合办公空间的最大不同。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梦想加是一个轻资产的科技公司,所有动作的出发点都是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打造智能的联合办公空间。梦想加不赚地产的钱,不参与创业团队的股权投资,而是要打造一个未来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可以为创业者搭建更加优质的办公环境,提供创业路途上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让每一个入驻的创业团队都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之中。
“这儿有特别好喝的柠檬水,累了还能去吊床歇歇。”“这儿的升降办公桌和智能扫码系统挺酷的。”每当梦想加联合办公空间的细节被创业者点赞时,王晓鲁都有一点小窃喜,他认为那不仅是来自创业者的肯定,还证明了他们的设计更符合90后对于新工作场所的想象。王晓鲁认为目前团队的状态刚刚好,发展速度很快,科技感十足,团队融合度高。王晓鲁介绍,梦想加的三位创始人都是连续创业者,其中李文磊、温梦飞此前的公司被一家以色列的上市公司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或许正因为多次创业的经历,王晓鲁对创业这件事理解的更为深刻。“我们的定位不会局限在创业这两个字上。”梦想加把定位从最开始的“创业者的前进营地”改成了“你的未来办公室”。王晓鲁表示,创业者的大浪淘沙对联合办公空间而言是好事。“我们觉得联合办公空间不应该是地产模式,而应该是轻资产方式运营。针对创业者服务的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模式应该还会面临一轮整合和升级,而联合办公空间的行业市场还远未开发成熟。”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创业公社副总裁张锦莉:
这是个百亿体量的新型业态
“创业服务平台在1.0孵化器模式和2.0众创空间模式基础之上,已经发展到3.0生态模式,这也是我们创业公社正在做的事。”创业公社副总裁张锦莉认为,3.0模式就是整合各类资源,构建自循环生态圈,通过平台运营,资金、人才及资源的循环流动,加速企业发展。
石景山行政服务中心的楼上,是创业公社总部所在地。一出电梯门,墙上挂满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孵化器”、“中关村创新孵化器”、“北京四板市场推荐会员机构”等众多头衔的牌匾。张锦莉介绍说,创业公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以“孵化基地+投行业务+产业链增值”为运营模式,旗下拥有创客金服、水滴数据、长青商学院、37℃公寓、创业公社书咖等子品牌,打造集创业办公空间、创业公寓、创业服务和创客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创业生态圈,为移动互联、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等新兴领域的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基础运营、天使投资、融资筹划、资本市场推介、创业导师、培训活动和政策辅导等一系列服务。
“我们有很多天然优势,比如石景山总部楼下就是行政服务大厅,工商注册、税务等下楼就可一站式办理;也有很强的股东背景等。”张锦莉说。据悉,创业公社与石景山国税局、地税局也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方联合开展税企合作,以政策业务指导、青年群体互动交流等形式为载体,助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
据介绍,目前创业公社入孵企业约1200家,超过200家企业获得融资;培育82家中关村雏鹰人才企业,其中年收入过千万元35家;7家中关村金种子企业,8家新三板企业,20家北京四板挂牌企业,5家被上市公司并购,估值过5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
2015年开始,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风起云涌、遍地开花,房地产商、投资机构、创业者等均参与其中。张锦莉认为,目前的众创服务平台主要分为四大类:地产驱动型,如SOHO 3Q、优客工场;产业链服务型,如创客总部;投资服务型,如启迪之星;生态运营型,如创新公社。“众创空间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大浪淘沙,已经进入更新迭代的洗牌阶段。”
谈到未来众创空间的发展,张锦莉认为,众创空间生态化运营要求更高,行业垂直孵化会越发明显,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大,这也对众创空间各方面的服务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如资金对接能力、政策服务能力、品牌宣传和推广能力等。“未来,这会是一个百亿体量的新型业态。”
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
腾讯众创空间总经理王兰:
抓住未来的“独角兽”
30个众创空间落户落地全国25个城市,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开放五年合作伙伴总估值超过3000亿元,这样的数据腾讯显然并不满足。未来3年,孵化100个“独角兽”公司,为中国50%的初创企业提供服务,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创业入口才是腾讯众创计划的目标。
在日前召开的腾讯众创空间华北区复赛现场,腾讯开放平台部副总经理、腾讯众创空间总经理王兰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众创空间是腾讯整个开放平台上面非常看重的一个项目,腾讯希望通过对早期创业者的培育和扶持,把一些可能成为“独角兽”的公司拉入到腾讯的大生态当中。
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的腾讯众创空间(北京)二期,王兰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的采访。这里能够满足5000人的创新创业需求,总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王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腾讯众创空间(北京)是全国30个腾讯众创空间的标杆与旗舰,除了提供孵化、投资、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外,还是创业产品与服务的实验田。
王兰表示,之所以没有扎堆中关村,而是将回龙观作为腾讯在北京最大的众创空间,首先是因为昌平地区是高校、高技术、高教育水平的人群集中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离中关村近,但生活成本较低,昌平也被称做“睡城”。让创业者在家门口办公,还能借助北京核心区域的资源载体,昌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谈及腾讯做众创空间的原因,王兰表示,腾讯公司自从确定开放策略后,就希望做连接器,扶持外围的生态。在中后期布局,需要非常大的资金成本,例如通过并购的方式需要的资金体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腾讯也希望通过对早期创业者的培育或者扶持,能够在更早的阶段,把一些公司拉入到腾讯大生态中。
针对目前90后的创业潮,王兰表示:“从腾讯创业大赛接触的项目来看,90后创业者的比例已经接近40%,并且比例还在逐步提升。但90后创业者的创造力和原生动力往往来自于一种情怀,会遇到商业化和落地的问题,需要在创业路上栽一些跟头,或者依靠连续创业弥补经验的不足。”王兰建议,在今年资本趋于理性的环境下,创业者更应该逼迫自己更多地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现金流和成本控制,而不是选择砸钱造概念讲故事。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