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疗有了新希望 科学家已成功恢复目盲小鼠部分视力

2016-08-07 08:10 中国经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青光眼治疗有了新希望 科学家已成功恢复目盲小鼠部分视力

近日《自然神经科学》网站发表以一份报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首次成功修复了哺乳动物的部分关键视神经。据称,科学家让小鼠的视神经(负责将视觉信息从眼睛传递到大脑)在被完全截断后,成功实现了再生,并发现视神经可以重新沿袭原有的路径,与大脑中恰当的部分取得联系。这个成功让研究人员有信心在未来帮助盲人重获视力。

实验所用的小鼠症状类似于罹患青光眼的人类。青光眼是白内障之外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但不同于白内障,青光眼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青光眼的产生是因为视神经受到过高的压力导致的,全世界有近七千万人受此疾病的影响。除此之外,外伤、视网膜脱落、垂体瘤、多种脑癌等其他原因也会对视神经造成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视网膜(retina)居于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色素上皮层与脉络膜紧密相连,由色素上皮细胞组成,它们具有支持和营养光感受器细胞、遮光、散热以及再生和修复等作用。

如果把视神经细胞比作是办公室的话,那么视网膜就犹如繁华的曼哈顿一般。视网膜后部的感光细胞通过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送电编码信息,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做出反应。视网膜神经节时报的种类多达30种,分别擅长处理不同的视觉信息,如向上的动作、总体动作或颜色等。

大脑可以解析这些电信号,从而理解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大脑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专门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超过24%的大脑区域能够直接接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信号。这些区域不但包括视觉区域,还包括负责生物钟和情绪的部分。

研究人员表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唯一将眼部与大脑相连的细胞,如果这些细胞被切断了,大脑就完全接收不到任何视觉信号了。

但不幸的是小鼠、人类等哺乳动物的脑部和脊椎细胞轴受到损伤时是无法自行修复的。视网膜也是大脑的一部分,所以哺乳动物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一旦受到损伤,便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失。

但是哺乳动物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细胞轴突是可以自行再生的。此外,人体生长的早期阶段,脑神经细胞和脊柱神经细胞也是在茁壮成长的。一系列因素导致成人大脑细胞无法再生。

实验人员将成年小鼠的一只眼睛的视神经摧毁,每天让它们接受高强度、高对比度的视觉刺激;或者接受生物化学手段治疗,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信号通路更加敏感;或者两让它们同时接受两种治疗。三周之后研究人员测试了他们对特定视觉刺激的反应。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小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虽然被破坏了,但感光细胞等依旧完好。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单一治疗的小鼠视力有微弱的恢复,但同时接受两种治疗方法的小鼠视力获得了很大的恢复。测试显示这些小鼠的脑中重新生长出来的轴突已经长回来原本的大脑区域,并建立起了功能型联系。但是这些小鼠在需要更精细的视觉分辨能力的测试中都失败了。

责任编辑:詹婷婷(QT0006)  作者:王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