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出任酷派董事会主席 “中华酷联”正式解体

2016-08-08 13:59 央广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贾跃亭出任酷派董事会主席 “中华酷联”正式解体

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曾几何时,“中华酷联”代表着国产手机的高水平。所谓“中华酷联”,就是指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这四家手机生产商。时过境迁,中华酷联当中的酷派,显得稍稍有些落寞。而现在,酷派的管理层变动则吸引了众多眼球。

这周五的晚上,酷派集团发布公告,郭德英辞任酷派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CEO等职务,由公司第一大股东乐视的CEO贾跃亭接任。公告之后,酷派集团执行董事为贾跃亭、蒋超、刘弘和李斌,而郭德英则担任该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也就是说,在4名执行董事中,有两名都是来自乐视,一个是贾跃亭,另一个则是乐视副董事长刘弘。

乐视的CEO去酷派当董事会主席,这则消息乍看有些意外,实际却顺理成章。2015年6月,乐视出资21.8亿元入股酷派,以17.9%的持股比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1年后,乐视再次斥资大约9亿元购入酷派股份。乐视的持股比达到28.9%,已经成为酷派控股股东。

今年7月,乐视酷派完成股权交割。可以说,这次酷派管理层的变动,只是给之前乐视对酷派的投资画下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有媒体报道,经过这次变动之后,酷派的高管团队和业务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毕竟在以前的股权交易谈判过程中,贾跃亭对酷派管理团队非常信任,认可酷派管理团队的能力。

今天记者联系到了酷派公司,但是酷派表示,对管理层的变动,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而乐视控股对这次酷派管理层的变动也表现得非常谨慎,只是给我们转发了一些贾跃亭之前的公开发言的资料。

8月6号,也就是酷派发布公告之后的第二天,贾跃亭在微博中说:“梦想不退场,感谢郭德英董事长和全体酷派人的信任。酷派在产研、技术、供应链尤其是全球独创的近1万件专利积累,奠定了乐视全球化落地的关键一环。用未来定义未来,乐视+酷派,希望一两年内能够实现年销量破1亿台生态手机。

在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看来,酷派的业务体系未来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项立刚:“现在酷派的形势是郭德英已经退出了董事会,担任了名誉董事长,事实上就是不管事了,贾跃亭自己兼任了董事长。那我相信他可能会在酷派做相对应的调整,最后的情况就是酷派会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和一个新的能力,我想更多的融合更多的改造包括整个体系要做调整这都是必然的。”

乐视和酷派的合作,被一些人认为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事件意味着“中华酷联”的手机地位将正式解体,以华为、乐视、OPPO、小米组成的“华乐欧米”格局正在形成。

回顾一下酷派的发展历程:酷派自2003年起,依托零售业务起家,打头阵的小灵通当年取得8925万元营收,占总收入的55.3%。智能机则在2004年爆发,前五个月营收4625万,占总营收的54.9%。2008年经过电信业的重组之后,中华酷联的格局形成,酷派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手机销售额达到了249亿港元。

但是酷派2015年营收为146.7亿港元,同比下滑41.1%,而公司这几年的负债率虽然在下降,但是截至2015年还有将近50%。

乐视旗下也有自己的手机品牌,但是销售业绩却并不突出。未来乐视和酷派如何利用这两个手机品牌更好地搭建生态圈呢?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认为,酷派和乐视将会独立运作自己的手机品牌,进行错位发展。

项立刚:“其实对于乐视来说,是一个后起得不是做手机的厂商。事实上它自己的积累是不够的,虽然说这么长时间以来乐视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比如说它的生产的产业链,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仅仅靠乐视的品牌短时间内把手机做大做强是不够的。所以它收购了酷派。我个人认为,乐视收购了酷派以后,它可能会有两个品牌独立运行,但是它的知识产权,技术研发能力,工业链一定会整合起来。这个不管是对于乐视还是酷派的进一步发展都是有价值的。”

IT观察家冀勇庆则认为,乐视和酷派应该会在供应链体系上有深度合作,同时,也不排除在手机应用推广、乃至是品牌上的深层次合作。

冀勇庆:“未来肯定都是会统一统筹的,它很大的合作一个是在供应链领域,硬件的供应链双方都会统一去采购。比如共同去采购高峰的芯片,共同的去找代工厂这些方面会有很大的合作;还有一个合作就是在软件和服务方面,我觉得未来所有的酷派手机上面都会预制一些乐视的应用,乐视的LeUI移装到酷派手机里面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它们的合作在将来会是很全面的,等于说这两个品牌会做一盘棋来考虑。将会有两个品牌,一个叫乐视一个叫酷派,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子品牌。乐视和酷派联合起来做一个新的互联网品牌也有可能。”

责任编辑:詹婷婷(QT0006)  作者:张子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