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居智能化,智能家庭摄像头逐渐走入了更多的家庭中。智能家庭摄像头为用户带来了很多实用的功能,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让智能家庭摄像头的产品粘性不断提升,使用频次稳步上升。
08月01日,江苏省南京市,家中安装的摄像头与手机联网让户主发现了进屋偷东西的男子。图片来源:CFP
目前的智能家庭摄像头大都是经由工业安防监控摄像头演变而来的,工业安防摄像头的使用场景大多数是在封闭的网络环境中,所以网络安全方面多有不足,稍加改造即进入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家庭摄像头就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智能家庭摄像头由于具有安全设备的属性,所以拥有“长期运行”的生存环境,同时,由于智能家庭摄像头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使得一旦它被攻破,用户将面对巨大的风险。
据京华日报报道,居住于海淀的张女士通过网购,购置了一组某知名品牌的远程监控摄像头,并安装在客厅、卧室、厨房等多个位置。但不出一个月,就发现自家客厅的截图被挂在了网页上,张女士称,在此之前,她和家人从来没邀请或允许任何网站的人到家中拍照片,“照片的角度就是从挂摄像头的位置拍摄的,而且画质、颜色都和手机APP上的实时画面一模一样。”张女士怀疑这一现象和家里装的摄像头有关,无奈之下将所有摄像头和相应的手机APP全部卸载。
实际上,张女士所面对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据360攻防实验室发布的《国内智能家庭摄像头安全状况评估》显示,70%的智能家庭摄像机的APP没有进行安全加固,存在隐私泄露或滥用的风险;80%的智能家庭摄像机设备容许使用弱密码;50%的智能家庭摄像机与互联网或局域网的通信没有加密,或者通信加密措施失效;40%的智能家庭摄像机不存在人际交互措施,无法确认使用者身份;40%的智能家庭摄像机件更新时没有使用加密。
面对智能家庭摄像头良莠不齐的情况,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建议用户在选购智能摄像头时,注意以下几点:
购买前对所选品牌的“漏洞”做一些调查,看看网上有没有相关信息,尽量选择口碑好,没有漏洞的品牌的产品。
在使用,注意密码的管理,要设置有一定强度的密码;及时更新摄像头软件。
在收到非自己发送的验证码短信时,立刻修改密码。
经常登录摄像头进行查看,留意摄像头角度,是否出现被人移动的现象。
关注网络安全提示,关注智能摄像头相关的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