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9月1日讯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工商局官网获悉,北京市工商部门为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重点改革任务,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满足公众创新创业新需求,推动建立首都良好营商环境。
据了解,“先照后证”改革降低了公司设立成本,促成公司尽快开展商事活动。同时,为了避免“一放就乱”的问题,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对政府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北京工商牵头制定了《关于做好先照后证改革衔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执行。
《实施意见》确定了“一个平台、两个闭环、三个机制”的工作模式。依托“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平台,构建双向告知机制、数据比对机制、统一公示机制,在工商部门与许可审批部门之间形成信息交换闭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信息传递闭环,从而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信息公示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地统筹起来。
在准入环节,将153项“先照后证”事项落实到全市所有的登记窗口,通过推行法定代表人承诺制度、“先照后证”事项经营范围规范登记制度、“先照后证”事项明示制度、照后提示制度、许可审批前端告知制度、坚持优先执行首都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建立工商登记和许可审批部门之间的有序衔接机制,做好“先照后证”事项工商登记和许可审批衔接。
据悉,改革以来,全市共办理“先照后证”业务16.94万件,超过13.85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先照后证”改革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