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嘀嗒拼车公布上线两周年成绩单。自2014年9月1日上线以来,截止至2016年8月31日,嘀嗒拼车的注册用户破5000万,总行驶里程48.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万多圈,总覆盖城市已达349个,运送出行人次超3.3亿。
嘀嗒拼车始终专注于顺路搭乘,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共享互助出行,这也就决定了车主多为有正当职业的通勤人群。在嘀嗒拼车公布的用户群体数据也可以看出,使用嘀嗒拼车的用户群体多为职场白领。
嘀嗒拼车目前的车主人数已达900万,在此次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嘀嗒拼车车主排名前五的职业分别为服务业、汽车机械、房地产建筑、互联网软件、金融类。车主的平均年龄是32岁,车主男女性别占比为8:2,所开汽车价格基本在10W—30W之间。
相对车主中男性占比较高的情况,嘀嗒拼车乘客男女性别比为4:6,女性占乘客大多数,月度乘客平均乘坐次数为4.2次。与车主排名前五的行业不同,乘客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房地产、IT互联网、广告业、学生、金融业。
嘀嗒拼车公布的数据中,嘀嗒拼车乘客平均每单使用车费为24.5元,出行费用低一直是嘀嗒拼车的优势之一。嘀嗒拼车是按公里计费的顺路搭乘,不收时长费与远途费等其他费用,出发前一口价,无动态加价,在超过10公里的远途出行时更加占有优势。
正因为这一优势,嘀嗒拼车的城际拼车订单量也十分巨大。据嘀嗒拼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嘀嗒拼车长途订单数达303.9万,嘀嗒拼车运送的乘客数量为486.2万,相当于增开了9.5万辆51座大巴车。最远订单从上海市新格路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总距离达4463公里,实付金额却只有1893元。
在地域特征上,嘀嗒拼车的用户多集中在一二线及区域重点城市,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成都、西安、重庆、杭州、武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较之其他区域更为快速,交通成本也随之增加。嘀嗒拼车的顺路搭乘出行,为每天固定出行的私家车主分摊了出行费用,为乘客提供了更舒适更经济的出行方式。
同时,城市内人群也十分热衷周边游出行,嘀嗒拼车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周边游订单总数为66.4万,全国十大热门景点依次为西塘古镇、八达岭长城、乌镇、周庄景区、大梅沙、上海迪士尼乐园、东部华侨城、西冲海滩、小梅沙、古北水镇。
嘀嗒拼车不仅是一种价格低于打车和专车的出行方式,更是城市人群中新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数据中显示,车主免单次数两年内高达102.5万次,累计评价数达1.8次亿,重复搭乘比例达16.7%,车主与乘客的关注数达625.5万,被关注男女比例为3:7,嘀嗒拼车好友对数达268.7万对,上线仅两个月的结伴频道,帖数高达28.9万。
这些都可以看出嘀嗒拼车平台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搭乘关系。从出租车出行的1.0时代,到网约车出行的2.0时代,嘀嗒拼车让车主与乘客之间形成了平等包容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嘀嗒拼车一直致力于开启出行3.0时代。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分享经济互助出行平台,绿色消费、环保的理念一直根植于嘀嗒拼车的品牌基因,嘀嗒拼车也一直坚持互助、顺路出行的原则,有效地将车上的闲置座位整合利用,节能减排、防止了资源的浪费。
在此次嘀嗒拼车公布的数据中,也体现出嘀嗒拼车显著的绿色效应。嘀嗒拼车自2014年9月1日上线截至2016年8月31日,嘀嗒拼车总行驶里程达48.2亿公里,按照拼车每公里减排0.27kg来计算,嘀嗒拼车在过去的时间里减排量高达130万吨。嘀嗒拼车方面表示,这个数量级别的碳排放,大约需要3500公顷,即接近19个奥体公园面积的森林耗费一年时间才能吸收完毕。
自嘀嗒拼车上线短短两年,便靠产品、运营和战略差异化迅速引领市场,成为拼车行业的领跑者,并以不断深化的社交功能,让更多志趣相投的人能够一起出行,嘀嗒拼车十分注重用户体验及产品口碑的升级,这些与其他类出行产品形成显著差异。
随着国家政策对共享出行的多次强调支持,坚持优良的用户体验,践行共享互助出行的嘀嗒拼车,相信在未来的出行路上,会走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