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午,记者从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9月15到17日,主题为“腾飞科普之翼”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将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和北京国际科技协作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科学节组织代表和科普领域专家将出席会议。
“腾飞科普之翼”主题响应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讲话精神,在探索科普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科普、商业化科普、科普与艺术人文的融合、科技资源的科普化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加速促进首都科普事业水平的提升。为时三天的会议将以分论坛、专题研讨会、年度会议等形式展开。
主要活动项目如下:
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年度会议(9月17日13:30-17:00,国家会议中心):圆桌会议秘书处邀请各国、各地区的科学节组委会和热衷于为科学传播事业贡献力量的相关机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广泛探讨世界科学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新理念与新方式,构筑世界科学传播交流、展示和宣传的平台,逐步形成国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各国、各地区科学传播事业不断创新与发展。
欧盟NUCLEUS项目北京站实地调研(9月15日-17日,国家会议中心):欧盟NUCLEUS项目是在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平台上促成合作的一项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全称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对科学传播、科学学习及科学参与的新理解”,该项目是欧盟HORIZON 2020(地平线2020-科研创新框架)的项目之一,主要内容是为科学团体和科研管理机构找到可实现负责任的科研创新的途径。项目牵头机构为德国莱茵瓦尔应用技术大学,项目合作团队来自11个国家的24个机构的人员,其中非欧盟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南非、塞尔维亚四国。本次访谈共邀请来自9个国家的科普专家约40人参加。项目组专家将采用现场访谈的方式,从公众参与的角度,调研我国大学及科研机构、公益事业组织、科技场馆、科普创作领域如何实现负有社会责任的科研和创新。
中外科学节比较研究专题研讨会(9月17日10:00-12:00,国家会议中心):届时,各国科学节领域专家、北京市科协国际科学节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将参加会议,就国外优秀的科学节活动开展调研,总结国外科学节活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科学节活动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科学节的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极大的提高我国科学节活动的效果和水平,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召开本届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会议,各国科学节组织之间可以进一步深化的合作,以项目为依托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加强首都科学传播领域的国际合作,对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北京市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欧盟NUCLEUS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国内科研管理机构及科研单位提供有效参考,并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促进北京地区的科普工作实践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