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2年,因为一个课堂上“徒手劈砖”的视频,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年轻教师魏骁勇一夜走红。第二年,因为发明“刷脸打卡”的上课神器,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最近,这名30多岁的年轻大学教师又出新招——在每堂课上,他都会录下学生的听课视频。
为什么呢?因为他要运用面部识别系统,分析学生们的听讲程度,专注还是走神、思考还是打盹,全都无所遁形。
魏骁勇的新发明,被学生们称为“看脸色神器”——即通过捕捉视频中学生们的面部表情变化,可以分析上课效果到底好不好——魏骁勇称呼它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行为分析模型”。
比如9月9日上午,就在第32个教师节的前一天,魏老师拍摄的视频中,数名学生脸上都有一个黄色的框,头上顶着的“happy(高兴)”和“neutral(一般)”随着他们的大笑、沉默而变化。
目前设定的表情只有两种,以后会再具体细分。一个画面中会有很多人,我们最终根据他们的平均数据,来记录当前时段的‘整体心情状况’。
根据这些学生的“脸色”,魏骁勇可以统计出,在什么时间学生们的积极性最高,什么时间学生们普遍“缺乏互动”。上课效果好不好、怎么讲更好、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可以说,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