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暴露公共服务意识缺失

2016-09-27 08:2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电信诈骗暴露公共服务意识缺失

9月24日社评《打击电信诈骗关键要杜绝不作为》说得很好,某些部门的不作为表明,他们缺乏积极的公共服务意识。

电信诈骗“流行”有好多年了,骗局看上去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假借公共服务部门的名义对受害者连哄带吓,致使受害者听任摆布。这首先表明骗子特别了解我们的国情,受害者显然对公共服务部门已经信任到有点“迷信”的程度了,甚至也可以说相当“敬畏”。换个角度看,这些受害者对各个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实际上极其陌生,遇到麻烦,相关公共服务部门的电话都未必能找到一个,应该到什么部门哪个地点咨询也很迷糊。

至于骗子利用执法部门欺骗受害者,也很值得反思。一方面大家对执法部门是十分信赖的,但另一方面,有几个人跟执法部门有过“亲密接触”?特别是那些容易被骗子唬住的老年人,一辈子可能都没跟哪个警察或者其他执法人员说过一句话。当接到所谓的“民警”或者“金融犯罪科科长”电话时,谁会第一反应就想到请片区民警帮忙验证?即便想到,你有他电话吗?为我们提供安全服务的警察很可能根本就没给我们留下清晰的印象。骗子恰恰就是利用警民之间这种陌生和疏离炮制骗局的。如果民警和公众之间有深入的紧密联系,骗子可钻的空子还会有多大呢?

一边是我们需要贴身的公共服务,一边却是公共服务让我们遥不可及,反倒让骗子借助升级的技术手段在遥远的地方跟人们“套近乎”。严厉惩治诈骗犯罪行为的同时,我们的公共服务也该升级,学会更亲民一些。

责任编辑:陶国琪(QT0003)  作者:马长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