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生代”崛起,呼唤“好的故事”

2016-09-27 10:29 解放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网络视听用户规模逾五亿,明年付费产业营业额预计超二百亿元

2016年1月至8月的网络视频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5%以上,广告收入比去年增长100亿元左右;截至2016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逾5亿;2017年,网络视频付费产业营业额预计或超200亿元……一连串数据从刚结束的2016上海网络视听季接连“爆”出,如兴奋剂打在一路狂飙的网络视频产业上。4天13场产业论坛密集召开,是对产业的一次全面把脉。

流量增加,口碑欠佳

专业监测视频新媒体的vlinkage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网生代内容的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0%,流量占比也从去年的8%涨到14%。“由互联网公司驱动去生产制作的内容,从过去主要的网剧、微电影,到现在的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动漫,品类越来越多了。”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业CEO孙忠怀说。

2016年,是网生代内容爆发式发展的一年。腾讯视频自制剧 《九州天空城》和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爱奇艺自制剧《老九门》、优酷《终极一班》等均取得了惊人的流量成绩。网生代内容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粗制滥造的低俗内容占比仍很高。孙忠怀直言:“比如‘6分钟现象’,前6分钟做到足够抓眼球,就可以吸引到流量分到钱。蹭热映电影、低俗内容博眼球、赚流量、拿钱的占比还是偏高,把好的生态空间压缩小了。”

IP遭疯抢,原创作品少

2016年,IP内容成为追捧热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2014年到2015年,有30部根据IP改编的电影登上大银幕,票房超过130亿元。大型影视剧、综艺、游戏甚至音乐产业纷纷哄抢IP,让从业者重新思考原创在内容开发中的地位和分量。

抢到热门IP,并非一劳永逸。兴格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杨文红认为,“抢到一个超级IP,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怎么把好的IP开发好,不让它当年的粉丝成为你的对立面,对制作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事实上,自带粉丝和流量的IP也未必尽如人意。今年暑期档,《老九门》《天空城》《幻城》《青云志》等一系列大IP剧开播,其中固然有爆款之作,但总体来看市场反响平平。万合天宜CEO范钧表示,IP的资本盛宴总有退潮那一刻,重新思考资本的出口,或许也需要回归原创、回归故事本身。

如何讲出好的故事?原创开发的起点在哪里?上海唯众传媒创始人、总裁杨晖认为,“所有题材都应从现实的、火热的生活中去提取创意,一定要以受众为原点去寻找源泉和灵感。”

泛泛之作多,精品内容缺

网生代崛起,“工匠精神”成为热议重点,故事好依然是核心价值。然而,网生代内容离真正的精品还差得很远。编剧、制片人冯骥直言:“网络视听内容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红利,让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手机或移动PC端看。中国网民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这就督促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和制作理念,提升网络视听内容的制作水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强调,网络文艺作品创作要坚持“工匠精神”:“多一些精品力作,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急功近利。”(李君娜 见习记者 张 熠)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