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8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保健专家提示说,此时节气温下降明显,天气由凉转寒,早晚温差大,公众要注意保暖,尤其脚部保暖,谨防感冒等的发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气象资料显示,进入“寒露”后,冷空气的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气温降得快是此时节的一大特点。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10月6日至8日,一股冷空气将先后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华北、黄淮地区,带来降温。
随着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保健专家提醒说,寒露时节,公众要注意添加衣服,做好防寒准备,特别要注意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一旦足部着了凉,很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症状。
足部的保暖方法很多,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注意多活动脚部,如参加慢跑、散步等运动,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和足部按摩的习惯。
相关新闻
寒露节气谨防感冒
寒露到来,气候由凉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阴阳平衡。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要合理地安排好日常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