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群星闪耀双创周

2016-10-13 09:0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位观众正在试用国际一流的动作捕捉系统。记者 和冠欣摄

昨天,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现场,一位观众正在试验导盲机器人。记者 和冠欣摄

全国“双创周”昨日开幕,近200个创新创业项目亮相北京会场。随着双创热潮逐渐深入,创业生态日渐完善,央企、高校、民企、跨国企业、个人极客……多个群体开始积极创业,勉力创新。一个个或解决民生难题、或颠覆业界前沿的硬科技、“黑科技”项目大放异彩。

硬科技让科幻“照进”现实

手机拍照就知道食物有没有变质?别再觉得不可思议了。用手机对着实物照一下,就能知道水果甜不甜、牛奶是否变质、麦子是否长到适合收割的成熟度……这些如今都能实现。

在创新创业新生态板块,由芯视界公司研发的微型量子点光谱仪成了展区的“明星”。展台上,五种被研磨成粉末状的茶叶,肉眼看不出任何差别。用一个手枪大小的光谱仪对准其中一包茶叶粉末“叮”地扫描一下,不到三秒钟的数据处理过后,与光谱仪相连的手机屏幕上便出现了“Pu Er Tea”(普洱茶)的识别结果。随后,碧螺春、龙井、毛尖、红茶等几种茶叶都依次被它准确辨别了出来。其实,光谱仪的火眼金睛全凭一个两厘米见方,约指甲盖厚的一块小小芯片。将它植入手机后,就能变身为一部迷你“食品安全检测仪”。

研制这项“神器”的芯视界公司,由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鲍捷2016年创办。利用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研制光谱仪芯片,他们让原本比桌面打印机还要笨重的光谱仪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价格也从数十万元人民币骤降到几十元人民币。

这些“黑科技”的参观者,除了高科技领域从业者,还有不少关注创新科技的普通市民。昨天一大早,84岁的周奶奶就从团结湖家中出发,赶到了西苑附近的双创周会场。平日里喜欢上网的她,看到北京昨天有一场双创周展会的消息,便提前好几天自己上网预约了参观门票。不用进行肿瘤切片,只要抽取外周血就能判别肿瘤是否为恶性——这个由中科院专家创立的“肿瘤捕手”项目,让关注健康的周奶奶眼前一亮,“高科技真是能派上大用场啊,孩子们有福了!”

不仅是肿瘤患者,渐冻症患者的生活也正被技术创新改变。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控制电脑进行各种操作——通过与日常平板电脑外观并无差异的“眼控平板电脑”,渐冻症、高位截瘫、脑瘫等患者通过眼神波动,就能向其他人传达“我哪里痛”、“我想做口腔护理”、“冷了”等各种信息。

全球首创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全球首次实现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的人脸识别技术、国内首个能植入手机的微型量子点光谱仪……今年的双创项目中,像微型光谱仪、肿瘤捕手、导盲头盔这样,不只是模式创新、理念创新,而是凭借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取胜的“硬科技”项目比重越来越高。

创业服务托起“百星”交映

随着全国双创热潮的持续深入,创业服务链条逐渐延伸,领军企业、央企国企、高校院所等各式各样的主体开始投身双创。

央企高管来了。戴上一顶外形酷炫的红色头盔,头盔上的立体视觉摄像头、惯性导航仪等传感器,就能立刻化身盲人的“眼睛”,通过后台的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指导盲人分辨行人、汽车、人行道、障碍物等。通过耳机实时传输指令,盲人便似乎拥有了一双会思考的眼睛。明年年初,这款由达闼科技研制的导盲头盔将推向市场。在导盲头盔背后,达闼还搭建了一个“云端机器人运营平台”,以及一个让机器人等各种智能设备从公网中“隐形”的人工智能专用设备。这个力争做“人工智能界运营商”的企业,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等顶尖人才创立。

高校教师来了。基于北航教授王田苗团队的研发成果,柏惠维康科技研发的国内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就是“高校系”创业项目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帮助医生在人类大脑这个“生命禁区”实施微创、精准、高效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手术平均用时仅30分钟,定位精度达到1毫米,患者只留下1个2毫米以内的创口。

极客来了。四个轮的汽车到处跑,两个轮的汽车你见过吗?业余时间就喜欢自己“折腾”,设计过强光手电筒、制作过喷气发动机式自行车的“极客”祝凌云,他与团队研制的两轮电动车昨天被请进了双创周展厅。没有明显起伏的全流线形外观,纯白车身,全透明车顶,车长4米左右,车宽则只有普通四轮汽车的一半……最重要的是,弯腰一瞅,底盘下果然只有一前一后两个轮胎。这个灵巧的两轮电动车能够实现0半径掉头、90度转向、横向行驶。“想象一下,一旦发生堵车,我们的两轮车因为只有普通汽车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小,便能够在熙攘车流中更加灵活地穿行。”

民营领军企业来了。对于自家究竟有多少头猪、每头母猪是否处于怀崽状态等各种信息,养猪场主心里大多只有一笔糊涂账。大北农高管创业建立的“猪联网”,让全国上万家养猪场的数据不再“糊涂”。通过各家企业详尽的养殖大数据,“猪联网”还能帮助养猪场主们通过养殖数据成功贷款融资,而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实现。

京津冀协同项目首次亮相

日常的手持摄像机,即便跑两步也会让镜头晃动不堪、摄制内容难以使用。安装上一个“五轴陀螺稳定器”后,即便你尝试滑雪、冲浪等极限运动,镜头也能十分平稳地摄制出稳定清晰的画面。研制这个五轴陀螺稳定器的影能公司,3年前从硅谷回国创业。由于缺乏本土经验,产品销路却始终打不开。在北京入驻一家名叫太库的孵化器后,后者的企业策略建议、市场推广等服务让影能很快如获新生,销量大涨。

除了受益于北京的创业服务资源,最近,京津冀一体化又给了影能公司新的发展红利。“明年我们在河北香河的工厂就要落地了,一天天上涨的销量可就有产能保障啦!”影能负责人说。

昨日,影能、太库等京津冀协同项目首次亮相双创周。像这家硅谷归国的创业企业一样,在北京搞研发、市场,在河北、天津等地做制造,从一隅跨入三地,汲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养分”成长壮大的创新企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仅2016年1月至7月,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就接近700家。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孙奇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