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人士透露,下个月召开的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上,将举行风险信息共享联盟启动仪式,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支持下,腾讯等多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厂商将把自家平台积累的金融风险数据拿出来共享。
11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金融科技安全分会场,将会有银行、监管机构、支付牌照企业和支付使用企业等代表出席,研讨金融科技安全的同时,风险信息共享联盟也将成立。
中国金融支付企业联合发起风险信息共享联盟,其功能之一是打击愈来愈烈的金融欺诈。
打击金融诈骗是近期热点,10月20日,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兼职硕导范一飞表示,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方面,支付清算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要牵头组织全行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行业黑白名单机制,筹建反欺诈实验室,建立和优化可疑交易模型,为行业提供风险信息和欺诈行为的模型及案例。
据了解,早在今年4月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风险信息共享管理办法(暂行)》,要求行业内共享风险信息。行业风险信息共享是指通过构建行业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实现行业风险信息在会员单位间的传输和使用,提升会员单位支付清算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办法》规定的风险信息包括会员单位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现的欺诈交易、违法违规交易及其相关具体信息;业务拓展与合作中发现的从事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个人、商户、外包服务供应商及其他机构信息;监管机构提供或通报的典型风险案例信息等。
风险信息共享的渠道包括,通过行业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在会员单位间实现共享;监管机构通过协会组织的案件通报会、信息沟通会;协会组织的风险交流合作会议等。
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共享组织,信息在内部流通,未经信息提供方许可,协会和会员单位不得对外提供或发布。
为共享风险信息,9月3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线运行了银行卡收单外包机构登记及风险信息共享系统、风险事件协查管理系统,并优化完善了行业风险信息共享系统,首批106家会员单位已接入系统。上述风险管理系统为接入系统的会员单位提供风险个人、商户、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等各类型风险信息的报送、查询和协查服务,在打击诸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盗用客户信息、违规从事收单外包业务等不法行为,提高违法违规人员和企业的失信成本,整肃支付清算行业秩序。
上述《办法》涉及的风险信息共享,是针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会员单位,腾讯等发起的风险信息共享联盟,则可以让局部企业的信息共享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