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聚焦“六个中心”建设实施八大创新工程

2016-12-08 16:2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2月8日讯 据中关村管委会网站消息,《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北京要打造世界知名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科技孵化中心、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聚集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重点任务。

围绕“六个中心”建设,海淀区拟于近期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行动方案》,着力强化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强化与大院大所的对接、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强化空间对接、强化服务对接;启动实施世界实验室建设工程、全球领军企业培育工程、产业引领跨越工程、众创平台提升工程、全球顶尖人才引育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京津冀协同创新工程、国际化创新工程等八大创新工程,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1、世界实验室建设工程。到2020年围绕脑科学、网络安全、先进空天动力技术等领域建立3至5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形成10至15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性的科技成果。

2、全球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到2020年新增3至5家千亿级领军企业,10家以上百亿企业,50家以上亿元企业和5到10家“独角兽”企业。

3、产业引领跨越工程。到2020年,新增国际标准50项,国际专利(PCT)年均增长5%,涌现出20家以上在行业细分领域占据主导份额的“隐形冠军”。

4、众创平台提升工程。到2020年,众创平台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众创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新增创新型孵化器150家,集中办公区总数达200家。

5、全球顶尖人才引育工程。到2020年,围绕基础前沿学科和重点新兴产业的需求,新引入5至10名能突破前沿关键技术、引领新兴学科发展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和产业顶尖领军人才及其团队落户。

6、科技金融创新工程。到2020年金融机构总数达2800家,境内上市(含挂牌)企业总数达700家。

7、京津冀协同创新工程。加快与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搭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三地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推动三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先行先试政策跨区域交叉覆盖。

8、国际化创新工程。“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家左右,新增企业海外分支机构20家,新增企业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0项,新增国际技术转移机构50家,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60亿美元。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