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北京市网约车地方细则发布,125处修改背后有哪些考量和博弈?新华社记者对话北京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
问:征求意见稿收集的公众建议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北京市网约车地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的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共收集了9246条建议,其中表态性意见7736条,赞成的占六成左右;建议类意见1510条,占16.3%。
建议主要集中在网约车车辆资质条件及管理、网约车驾驶员资质及管理、出租汽车数量调控三个方面。从数据来看,不少人对“京人京车”表示理解,赞同的达到70%多,质疑的只有12%。我们根据建议修改了125处,不断扩大合规车辆的范围,让更多人参与“分享经济”。
问:为什么要求“京人京牌”?
答:对于一个拥有217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来说,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必须综合治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问题等“城市病”。在这个前提下,北京任何一项政策都不能“任性”,要从北京实际出发,兼顾多方利益。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70余万辆,地铁最高日客运量超过1200万人次,公共电汽车日均客运量1063万人次,小汽车每车年行驶里程15000公里,交通压力与日俱增。但在我们的努力下,2016年北京交通拥堵指数目前比2007年下降22%,交通拥堵加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总体来说,北京坚持公交优先的战略,网约车等出租车只能作为城市交通出行的补充,对其进行总量控制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