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2017-05-19 08:00 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5月18日,“蓝鲸一号”钻探平台上从海底采出的可燃冰通过火炬臂正在燃烧。中集集团供图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中集集团供图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并参加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

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参研参试单位和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要指示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为推进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18日,正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作业的钻探平台“蓝鲸一号”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已连续8天稳定产气,中国从此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的国家。

在试采海上平台举办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这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被公认为是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可燃冰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陆地冻土区外,整个南海的可燃冰地质资源量有近800亿吨油当量,远景资源储量可达上千亿吨油当量,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勘探开发需要攻克巨大的技术障碍和环境障碍,如果技术不成熟,可能导致海底地质灾害、海底大量温室气体涌入大气等问题,引发环境危机。

此次试采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得到了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部委的支持,以及中石油集团、中集来福士等单位的配合。承担此次试采任务的“蓝鲸一号”钻探平台由中集集团旗下的中集来福士公司自主设计建造,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主任高雨表示,可燃冰试采是建设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之举,是检验前期科技创新成果的试金石。实施海洋强国和科技兴国战略需要提高深海开发能力,摸清可燃冰资源家底,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实施试采既可以检验我国前期形成的理论技术和装备体系的科学性,又可以通过开展大规模多专业高难度的联合科技攻关迅速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技术,推进可燃冰资源商业性开发。

未来可燃冰商业化开发成功后,将对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既能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能缓解煤炭、石油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