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带你到“南海”开采可燃冰

2017-05-27 13:49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现场的小朋友进行飞行模拟体验。 北京晨报记者 王颖/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深海潜龙。在北京科技周的主场活动上,我国的航空航天、蛟龙深潜探测、南海开采可燃冰等“上天入海”紧扣社会热点的高科技通过互动体验的形式参展。大家平时只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航天发射、驾驶战机、深海取矿,在科技周上都可以亲自一试身手了。

现场“开飞机” 翻滚俯冲12个动作

在科技周主场活动的户外展区,飞行员在地面辅助学习的全真1比1飞行模拟机直接搬到了现场。要想成为飞行员,动手动脑的协调性和快速应变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想开好眼前的这架“飞机”,可真不是件容易事。操纵杆、油门、襟翼挡板、方向舵都要灵活掌控,还要监控仪表数据,眼前屏幕上展示的是蓝天白云中飞机的飞行情况。“真的感觉自己飞在蓝天,帅极了!”刚刚驾驶“飞机”“落地”后的一位中学生高兴地说。

据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的现场负责人张煜介绍,航空展区的内容包括互动式航空文化科普讲座、中国飞行人才储备计划之初选体验、航空知识有奖问答等,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飞行模拟器。“目前我国飞行员的数量仅有超过5万人,而美国飞行员的数量是中国的15倍,我国航空人才明显不足。”张煜说,把模拟飞行器搬进科技周,就是想通过活动提高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航空的兴趣。“这个飞行器可以模拟翻滚、俯冲、跃升等12个飞行专业动作,而且是360度的全动飞行”。体验者要想完成一套从起飞到降落的完整飞行,需要10到12分钟。

 “龙宫探宝”受欢迎 海底生物你来采

“快,往左边抓!右边右边!”在“龙宫探宝”互动体验项目现场,戴上虚拟现实头罩、手持虚拟捕捉器的小男孩不紧不慢地抓取“海底生物”,可旁边看着屏幕上实时进展的妈妈比孩子更着急。

这个体验项目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先导专项”的虚拟现实体验,参与者可以航行到“冲绳海槽热液”、“南海冷泉”、“雅浦海山”三个海域进行“科考”探宝。时值我国在南海实现世界上首次对海域可燃冰的试采成功,到南海去探宝的体验项目十分应景,这个项目也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与体验,人气十足。

体验者要驾驶“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操作水下机器人在5分钟的体验时间内完成三个任务的寻宝、采宝,包括对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海底沉积物和深海生物的采样,最后返航。在这个展区,科考人员从海底探取的柯氏潜铠虾、威氏仿石蟹等实物也被装进瓶中现场展示。

“深入海底的操作完全是模拟的真实场景,根据原始资料还原,让公众了解海底的真实面貌。”工作人员说,要想成功完成任务并不简单,不过机会难得。“平时常常去海边玩,但是到海底探宝的机会可难找”。

另外,蛟龙机械臂体验项目也来助场,参与者可以通过模拟的采样互动体验,操作抓取海底矿产,实际感受蛟龙号的科技含量,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