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北京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7-06-22 13:38 人民日报

来源标题:瞄准原始创新 立足弯道超车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中关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建设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北京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前沿科技形成优势

中关村第一阶段改革主要在科技体制范围内进行,重点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展开,发挥创新资源优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了“1+6”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市级创新政策,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很多政策已推广到全国。

改革进入深水区,迫切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此,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中关村推动落实全面创新改革。针对开放创新的障碍,率先实施了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和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改革试点;针对新业态发展的障碍,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双创”综合改革和简政放权试点政策建议,推动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等改革试点等等。

近年来,中关村紧盯世界创新前沿趋势,积极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狠下功夫,为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高精尖”产业结构发挥了更好的引领支撑作用。

在发掘前沿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方面,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领域,发掘支持了中科院理化所液态金属、地平线的自动驾驶“雨果”平台、柏惠维康的神经外科机器人等一大批前沿技术项目。协同中央和地方创新资源,积极支持中航发集团航材院建立石墨烯系列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整合全市科研资源,申请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支持中国科技大学筹建“1+2”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2016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收入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对北京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0年的17.9%增长到39%。中关村及北京市技术成交额3940.8亿元,其中八成输出到京津和全国各地。

加快发展科技金融

近年来,中关村着力推进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吸引高端人才在中关村汇聚。

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地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共1188人,占北京地区80%、占全国20%;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共589人,占北京市66.1%;2016年全年新遴选中关村“高聚工程”239人(团队)。2016年3月,公安部正式实施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为在京工作的外籍人才提供便利化服务。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中关村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在提高技术资本对接效率方面,相继实施了企业信用培育工程、科技融资担保服务工程、信贷专营机构培育工程、科技信贷创新工程、风险补偿机制搭建工程、银企交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六大融资服务工程。

在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积极推动银行业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在全国率先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动互联网金融试点,联合制定《中关村示范区互联网金融综合试点的总体方案》;扩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支持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推出“零保费”保投联动产品;开展中关村创新创业债和绿色债发行试点工作。

中关村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目前,上市公司共300家,其中境内202家,境外98家,总市值达4.9万亿元,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速度增长。

链接全球创新网络

中关村围绕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努力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积极打造跨境人才协同创新、合作创业平台,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依靠国际化领军人才团队,研发创新成果,培育新增长点。继续支持国际高端人才领衔的新型科研机构建设,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建设,营造“类海外创新创业环境”。

前沿技术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支持企业在全球布局同时吸引高端项目在中关村落地。支持百度、小米等近700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与国际知名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0家在中关村设立了子公司或研发机构。

在资本运作方面,加快整合国际资源,硅谷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支持成立“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设立了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和300亿元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据初步统计,2016年中关村企业发起的境外并购案例52起,同比增加8.3%,披露并购金额685亿元。

记者 王昊男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