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中国“绽放”,只待时日

2017-08-08 08:10 科技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科技、商业、投资等领域乃至国家战略博弈层面的“红人”。

令人关注的是,在关乎未来世界秩序与座次的这轮争夺中,背负了一百多年“跟随者”“模仿者”形象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前面:美国白宫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深度学习(AI一个分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预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增长到2030年将使全球GDP提升16万亿美元,其中半数归于中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数量,在最近几年保持近200%的增长……

中国强劲有力的起跑,让西方国家备感惊讶。而中国人自己也丝毫不掩饰借助AI实现国家复兴、重返世界舞台领导位置的雄心——最近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

人工智能是时代赋予中国的机遇

从改造世界的角度看,科技是人类历史骨干篇章的主笔。而人工智能就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它会进一步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带动多种传统产业的变革,促进产业模式的调整。

可以说,人工智能完全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需求,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的一大机遇。

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产业大而不强,与美国、日本、德国差距明显,但恰恰是这种深度的不足和体系的不完整,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升级,提供了空间和便利。

人工智能的出现,重置了国家间竞争的主题,给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而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力量积累的中国,这次与西方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竞争的目的不再是追赶,而是要领先。

中国有人工智能成长的最佳土壤

中国有底气让人工智能走在前面,除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一是数据,二是需求,三是人才。

如果把当前的人工智能看作初生的幼狮,那么数据就是它成长为王者的食粮,而中国堪称人工智能的“美食天堂”。

第40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累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

阿里云、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被称为全球云计算的“三驾马车”。但中国的阿里云,在单位计算能力和计算性价比上远超同行,具备将世界级的计算能力变成普惠云科技的能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云计算已经实现了主要互联市场的覆盖。目前,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域开放了31个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以及全球独有的混合云体验。这些通过互联网获取、具有精准度、可跟踪的庞大数据产出,是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不可想象的。

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人工智能在中国迅速产业化的另一个源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

消费的升级,呼唤了供给侧改革。制造业需要为社会提供日趋个性化的优质产品,无疑给了人工智能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基础。作为后发国家,当前中国的AI人才力量明显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海量的市场需求、优化的就业环境等都将逐步拉近这一差距。阿里的NASA计划就已面向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招募全球顶尖科研人才,且“预算不设上限”。

自主创新是兑现预期的唯一途径

科技是一个讲求成果累积和迭代的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也有很多“课”要补。

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显示,截至目前,美国融资金额达到978亿元,领先中国54.01%;中国以635亿元,仅次于美国,占全球33.18%。但从创业投资领域角度来看,美国面向全产业投资,投资领域遍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中国接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作为人工智能的“灵魂”,芯片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产业价值和战略地位远大于应用层创新。所幸,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我国已经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衔接,在“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人工智能软硬件发展。

此外,我国正大幅提高国产芯片的自给率,重点扶持并谋求突破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芯片产业,可以预见,其未来五到十年将走向新的快车道。

中国人工智能,前途无量,但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方能兑现预期。(记者 张梦然)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