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风口才能领跑科技创新

2017-08-30 08:12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弹琴、绘画、写书法,竞速、格斗、搞侦查……北京亦庄日前上演了为期五天的“机器人总动员”,大批家长带着孩子前去参观。数据显示,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共吸引24万观众到场体验,在线观看直播人数突破680万人次,相关企业还签署了近80亿元的合同。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时下的热门词汇,机器人大会的火爆,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缩影。一段时间以来,《我是未来》《机智过人》等科技秀节目持续热播,激发了人们围观未来的兴趣。许多前沿科技纷纷卸下“高冷范”,以更亲民的姿态、更快的速度进入大众视野。人机大战、刷脸支付、无人超市、无人驾驶等相继成为朋友圈津津乐道的话题,似乎每有创新产品出现,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迅速将其对接未来生活,寻找蕴藏其中的发展风口。可以说,在国民科技素养普遍提升的今天,“科技改变生活”不仅是耳畔的宣传,更是身边的现实。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一日千里,究竟什么才是未来的风口?可能是大数据、云计算,可能是人工智能,VR技术,亦可能这些都不是。但一个普遍性的共识已经形成,那就是必须保持充分的预见力,才能将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生活方式正进入一个大变革时期,面对尚不清晰的趋势、变幻莫测的潮流,我们只有及早筹备、打好基础、抓住前沿,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创新竞争中立住脚跟。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家层面已出台《规划》,明确要求将其纳入教育体系,在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学院,中小学也要开展编程教育;企业层面动作不断,腾讯、京东等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百度无人车、搜狗机器人已成为明星产品。当这样上上下下的动员密集起来,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也将更足。

把握创新风口,要在传统产业着力,也要从前沿地带突破,要做好引进吸收再创新,也要全力做好原创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科技存量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经过多年来的潜心探索,我们在许多行业已经实现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超越。在一些传统领域,我们后发先至,如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已经上路,中国标准领跑世界高铁。在一些新风口,我们先发制人,如“墨子号”卫星已完成三大科学目标,走在全球量子科技最前沿;又如“中国天眼”,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近日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已提升至全球第十七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

当前,“互联网+”明确了融合创新的路径,“中国制造2025”标注了产业升级的方向,“人工智能三步走”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图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理应担当起排头兵之责。此番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落户北京,既是北京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新窗口,也勾勒出我们创新突破的新风口。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乘时代浪潮扬帆出海,我们定能挺立于未来之巅。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