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调研:创新创业创造未来

2017-09-13 15:56 经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一隅。

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政府服务大厅的咨询台。

在中科创星孵化企业中科微光研发的红外血管成像仪下,血管清晰可辨。

原海淀图书城,现在已变身为中关村创业大街。

核心提示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确立了首批28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今年6月,国办又确立了第二批92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到120家。

这些双创基地建立以来,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促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8月底,《经济日报》记者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调研组,赴浙江、陕西、北京等省市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探访他们在形成创新创业高地、打造创新创业品牌、探索创新创业制度模式方面的经验做法。

梦想小镇的梦想

梦想小镇已经累计引进上海苏河汇、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创客等知名孵化器,集聚创业项目1110余个,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队伍。致力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创业高地

调研的第一站是浙江省。第一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浙江有2家,都在杭州市,一个是杭州未来科技城,一个是阿里巴巴集团。

杭州未来科技城地处杭州市中心西侧,距离西湖直线距离约10公里,东侧毗邻浙江大学和西溪湿地,南侧紧依天目山余脉。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域内河道纵横、湿地连片,有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是杭州最具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产业连片区块。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有几件事值得说:一是2008年阿里巴巴决定在此建设西溪园区,并选择将总部落户于此,成为带动杭州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由此开启了杭州城西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二是2010年浙江省在此启动建设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全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打造浙江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三是2014年承接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学“一校一企”的财智溢出效应,启动了梦想小镇建设。在梦想小镇的辐射带动下,创新创业项目以及资金、平台、服务机构等资源要素快速集聚,未来科技城迅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

在梦想小镇,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创业氛围。这里充满了朝气蓬勃的年轻创业者。“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类似的标语口号也几乎随处可见。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这是一个追梦圆梦的地方。

在这里,政府扮演着“店小二”角色。政府服务大厅的咨询台叫“梦想服务台”。我们拿到了一本《梦想小镇政策汇编》,里面各种优惠支持政策清晰明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来自全国各地乃至许多国家的创业者,汇聚到这来。梦想小镇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梦想小镇已经累计引进上海苏河汇、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创客等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2家美国硅谷平台落户;集聚创业项目1110余个、创业人才10600名,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队伍;有120余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达40亿元。

浙商成长基金、物产基金、新昌投资、龙旗科技、草根投资、海邦基金、暾澜基金等一大批金融项目相继落户,集聚金融机构770余家,管理资本1750亿元,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金融业态。同时,遥望网络、灵犀金融、仁润科技等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一些孵化成功的项目已迁出梦想小镇,进入附近的“加速器”进行产业化,周边恒生科技园等近10个重资产的传统民营孵化器正在向重服务的众创空间转型。在更大的范围内,小镇里涌现的创业项目和投资机构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渗透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企业。互联网+农业、+商贸、+制造、+生活服务、+智能硬件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梦想小镇,正在成为众创空间的新样板、信息经济的新增长点、特色小镇的新范式、田园城市的升级版。它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致力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创业高地。

不只梦想小镇,这里的人工智能小镇已经开园,还将建设健康小镇、南湖小镇、创投小镇、淘宝小镇。杭州未来科技城正在谋篇布局。

浙江省的手笔更大。在2016年5月杭州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后,浙江省迅速做出决策,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在杭州城西规划一条长约33公里、总面积达到224平方公里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期望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牵引性作用。同年8月,《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正式发文。

大创小镇的志向

大创小镇已经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一种探索。小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目标是建成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领区、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汇聚地、全国开发区产业转型的示范区

大创小镇位于杭州东侧,与梦想小镇遥相呼应。小镇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和梦想小镇差不多。

大创小镇所在区域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大名鼎鼎。这个开发区已经有23年历史,一直处于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是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大创小镇应运而生。

杭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其松解释说,“大创”的含义,一是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集聚地;二是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建设人才创业的首选地;三是依托毗邻全省最大高教园区优势,加快开发区和高教园区的融合发展,成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地。

大创小镇与梦想小镇有所不同,这里位于开发区,已经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而且拥有天然的高校优势。“实际上,大创小镇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一种探索。”陈其松说。

小镇以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和杭州市高科技孵化器园为核心,涵盖创智天地、浙江省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下沙)、中自科技园等20余个园区。小镇充分利用地处省内最大高教园这一优势,先后与12所大学共建各类科创园,并通过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等系列政策导入,打造集创新链、人才链、投资链、服务链等要素为支持的双创生态,形成了从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到产业加速器的全过程平台支撑,逐步建设成为屹立杭州东部的创新创业高地。

这种产学研贯通的模式,提示了一个道理:创新创业不是凭空而来,不是弄块场地、弄个众创空间就行了,而是需要资源支撑、体系支撑、产业支撑。小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目标是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领区、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汇聚地、全国开发区产业转型的示范区。小镇计划通过3到5年建设,新增投资100亿元,累计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1000名,累计汇聚科技企业1万家。这些数据确实可观。

杭州市西部有未来科技城,东部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都是杭州的城市副中心。这两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恰如杭州腾飞的双翼。有一种说法,杭州是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创新活力最强的城市。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杭州的创新创业效应辐射全浙江,或者说杭州是浙江省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2017年上半年,全省共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2.9万户,同比增长14%,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4408户。截至2017年6月底,浙江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57.6万户,同比增长12.1%,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998户,位居中国榜首。通俗点说,每100个浙江人就有10个当老板。

西安光机所的情怀

光机所更在意对社会的贡献:加快知识扩散的速度、缩短技术转移的周期、提高技术转移的质量是衡量国立研究机构对国家实质贡献的重要表现,也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价值的突出体现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这个研究所崛起的秘诀是开放办所。其中,浸透着开放的心胸和家国情怀。

他们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研究所是谁的研究所?是全体职工的吗?不是!是国家的,是全体人民的。所以,光机所主动释放科技资源,转型为开放的公共研究平台,向社会所有有才能的人开放,不论他来自何方、工作多久、以何种形式,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他的才能。所以,光机所定了一个规矩:孵化企业坚决不控股,建企业但不办企业。坚持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条件成熟时就退出股权,不在意一城一池,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米磊博士介绍光机所的创新创业历程时感慨地说:“理念超前是追赶超越的先决条件。”“光机所孵化的企业,光机所不控股,让创业团队控股,这符合科技创业的规律,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创业团队的创造力,取得更好的创业效果。”光机所更在意对社会的贡献,他们的理念是:加快知识扩散的速度、缩短技术转移的周期、提高技术转移的质量是衡量国立研究机构对国家实质贡献的重要表现,也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价值的突出体现。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就业,是科研机构的基本社会职能。

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光机所成立了西科控股,设立了西科天使基金,开办了中科创星众创空间。其中,西科天使基金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米磊博士是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他解释说,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门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特点,比如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米磊展示了一张图,图中从下往上依次是科技、高科技、硬科技、黑科技、科幻。“高科技是已经在应用的科技,硬科技是下一代科技,是三五年后能够产业化的科技,而黑科技是未来10年乃至20年才能产业化的科技。”米磊说。

西科天使投资的重点之一是光子芯片。“半导体电子芯片发展已经到头了,摩尔定律已经失效了。下一代芯片就是光子芯片。半导体电子芯片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人家手里,我们想超越几乎没有可能。光子芯片不一样,大家的基础差不多,我们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西科天使基金已经投资若干家光子芯片创业公司,有一些产品已经问世。在产品展示柜前,米磊一一介绍这些产品,神情中透着自豪感。

米磊的自豪感是有基础的。光机所的创新创业成果丰硕,共孵化190家企业,带动5000人就业,已经有7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西科控股5年实现国有资产增值过百倍,从750万元到超过8亿元。预计到2020年,光机所将孵化1000家高科技企业,市值达到1000亿元。

米磊提出的硬科技概念已经广为接受。中科创星联合国科控股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硬科技创新联盟,致力于构建硬科技全产业生态网络,服务和扶持硬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营造硬科技创业的雨林生态。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第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已经规划建设硬科技小镇。西安将在年内举办全球硬科技峰会。

中关村的愿景

中关村创新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正大力支持大企业和高校院所建设双创平台,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主动输出品牌,服务全国各地双创工作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先行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历史使命。在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中关村急速前行。

我们来到位于中关村大街的创业公社·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这是一个中关村核心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业态调整转型的重点项目,原有业态是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现在成为适宜科技型企业入驻的全新创业社区,成为中关村大街承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核心载体。

国际创客中心很大,面积约2.9万平方米,主要为初创型中小企业或团队提供创业孵化、企业基础运营服务、创业培训、垂直深度孵化、资源对接等创业服务。现在签约率已超过97%,签约入驻企业142家,全部是硬科技、虚拟现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等符合中关村产业功能定位的中小企业。

“这里企业流动性很大,不断有团队进来,也不断有团队出去,每年的流动率超过50%。这体现了创业孵化器的特点,也折射出中关村的活力。”创业公社执行总裁丁磊说。

更能体现创业活力的是中关村创业大街。这里原来是海淀图书城,图书销售疲软后,转型为创业大街。在创业大街上,能感受到浓郁的创业氛围。广场巨大的显示屏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街两旁几乎都是知名的创业公司。在创业黑马公司,几十个知名创业导师的巨幅照片挂在墙上,彰显着这家公司的实力。在公司二楼,一场创业导师的辅导课正在进行。

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成气候,现在正在持续升级服务业态,打造以产业创新和全球创新为特征的创新生态圈,已经搭建起包括45家入驻机构、30多家合作大企业、5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数百家法律及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2500家投资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创业服务体系。

中关村使命重大。这里创新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北京有90余所高等院校,400余所科研院所,12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0余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3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1188名“千人计划”人才,占全市80%、全国20%。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超过1300项,约占全国40%;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973”项目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依托这些资源,中关村正大力支持大企业和高校院所建设双创平台,推动前沿技术发展。这里衍生出以航天云网、联想之星、微软创投加速器、中航爱创客、大唐加速器、百度创新中心、阿里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大企业双创平台近30家。成立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清华x—lab、北航致真创享空间、北林皓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近20家。这些专业加速器和硬科技孵化器,通过链接高校院所、大企业、海外机构,关注原创技术创新,打造产业闭环和平台矩阵,为创业项目弥补研发短板,推动中关村创业企业成为前沿技术领域领跑者。

中关村正在主动输出品牌,服务全国各地双创工作。目前中关村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93个,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305个。优客工场在全国20余座城市布局了60余个联合办公空间,聚集上千余家创业企业;创业黑马在全国20多座城市设立分会和基地;北大创业训练营在全国7座城市设立基地;氪空间、启迪孵化器、太库等22家机构也已完成京津翼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布局。随着中关村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不断在各地输出品牌和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中关村—京津冀—全国”的三重创业服务架构。

中关村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未来,以中关村为核心,将建成中关村科学城。(经济日报记者 崔书文)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