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元素科技亮相西安“双创”周

2017-09-16 10:58 西安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未来元素黑科技亮相西安“双创”周

一位女士通过手机上传了自己和男友的照片,通过3D打印机把照片打印在了一杯咖啡的表面。 记者 张宇明 摄

未来元素黑科技亮相西安“双创”周

头戴VR眼镜,选择汽车品牌,就可以练习驾考项目了。记者 窦翊明 摄

太阳能WiFi、共享驾校、3D打印咖啡、皮肤听声……9月15日,2017西安“双创”周开启,一大波黑科技登陆西安创业大街,记者带你领略这些好玩有趣的未来元素。

头戴VR眼镜

就可练习驾考项目

你听说过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万能充,可你听说过共享驾校吗?随着共享经济的盛行,记者在2017全国“双创”周西安会场发现,以后驾校培训也能共享了。

头戴VR眼镜,然后选择汽车品牌,就可以练习倒库、移库等驾考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享驾校”项目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围观。该“汽车”全真模拟了方向盘、油门、离合、刹车、挡位等主要驾驶组件,体验者只要带上VR眼镜,就能真实模拟驾考项目,“就和在驾校练车一样,操控感很真实。”体验者王先生说。

“我们采用了高精度传感器,真实的操控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考试通过率。现实中,同一系列的车也会有不同的操控感,驾驶舱的驾驶组件有很强的可调试性。”据“共享驾校”创始人之一周凤梧介绍,“共享驾校”的驾驶视角大于188度的视域,让体验者在虚拟的驾驶环境中,也能感受到接近真实效果的视觉、听觉和体感的汽车驾驶体验。

据了解,“共享驾校”能够真实模拟汽车驾驶的路景和汽车行驶特性,并能在主要性能上获得同实车驾驶同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驾校对汽车损耗、能源的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帮助驾校降低教练人工、汽车损耗、安全风险等各方面成本。

“VR学车是将来练车的普及方向,是完善驾校服务的方向。” 周凤梧透露,“共享驾校”预计将在曲江、高新作为试点,争取打造西北地区第一家VR驾校。

扫描上传照片

能获得拥有自己头像的拉花咖啡

闲暇之余,约三五好友喝杯咖啡,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当你看到自己的头像变成咖啡拉花出现在咖啡上,是不是充满了惊喜?

记者在西安创业大街的蒜泥科技展厅,看到很多人围着咖啡台,点完咖啡,只要选择手机中的一张照片,然后扫描咖啡机屏幕的二维码,十几秒后,咖啡中就会出现自己的头像。

据蒜泥咖啡创始人谢雯雯介绍,自己一直在创业,后来想着可以给和她一样的创客们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于是萌生出做3D打印咖啡的想法。谢雯雯说,3D咖啡拉花打印机,客人只需从手机中找出中意的照片,扫描上传照片,10余秒钟就可以获得一杯拥有自己头像的拉花咖啡,不管是卡布奇洛,还是摩卡,抑或是拿铁,都可以制作。

“传统意义的花朵、树叶纹理将会被一幅幅真实照片所替代。”谢雯雯说,有意思的是,再也不会送错咖啡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咖啡里有他们自己专属的头像,由于当天咖啡免费送,因此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太逼真了,实在是舍不得喝。”看着咖啡上面自己和男朋友的3D头像,来创业大街参观的小雪爱不释手。

发光的凳子

能读懂人类的肢体语言

记者走进一个可互动的艺术体验空间,看到硕大的雨滴充满了展厅,雨滴发着光,传出悦耳的声响。当你用手轻拍雨滴时,它的光便散开,依次传递给其它的雨滴。

更奇妙的是,体验空间里有一条发光的凳子,这条凳子能读懂人类的肢体语言。坐在发光凳上的人们触碰到彼此后,整个房间的雨滴颜色都会随之而变。伴随着记者和朋友们的动作,发光的雨滴奏出一首充满色彩的乐曲,十分美妙。

“这是一个神奇的发光雨屋,也是一场有关 接 和 传递 的表演。” SeeekLab联合创始人刘海滨告诉记者,这样的项目叫“大雨,声音和发光体”,是 Seeeklab为自闭症儿童而作的,希望在一种基于接触的激励下,彼此封闭的灵魂开始突破自我,去发现生命与他人的美好。

“我们在国内很多城市为自闭症儿童带去欢乐,希望这次也能与西安合作。” 刘海滨说,开放这个作品,希望让人与人重新经历一种无须言表的默契。

太阳能智能载体

可免费充电和连接WiFi

手机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掌上工具。在使用手机时最担心的就是没电或寻找WiFi。在昨日的“双创”周成果展上,记者看到,一个来自西安本土的科技企业研发生产的太阳能智能载体,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该企业负责人张先生介绍,这款集手机免费充电、免费WiFi、信息查询、如厕导航、实时监控照明、智能服务以及绿色能源循环发电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产品,首批试点将于9月17日起在雁塔区铺设1000台、经开区铺设200台,方便市民使用。待试点成熟,以后或将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铺开。

据张先生介绍,太阳能不受地域和光源限制,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可实现铺设,不受场地位置限制,同时也无须消耗电力。

记者从示意图中看到,即将“现身”西安城区的太阳能智能载体外形像一个古典的候车亭,可以让人们在歇脚的时候充充电或者等车时连上WiFi上会儿网。

如果遇到阴天或者下雨,这个“神器”该如何发挥妙用?张先生说,阴雨天也不是难题,该载体底端具备储电功能,可满足7天没有太阳光时的用电量。

高性能皮肤听声器

让听障患者通过皮肤“听到”声音

“让听障患者通过皮肤 听到 声音”,这是陕西科技大学皮肤听声研究所的目标。记者了解到,由陕西科技大学皮肤听声研究所研发的高性能皮肤听声器,致力于帮助零听力患者重获新生。皮肤听声系统参考新华字典,对拼音的412种组合进行哈希编码,形成拼音哈希表。拼音哈希表与皮肤阵列接触表构建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将接收到的拼音转换为皮肤阵列接触区域的组合。不同的声音对应不同的拼音,不同的拼音对应皮肤上不同区域的触觉组合,如同在胳膊上快速写下一个个拼音字母,将声波转换为电波,再将电波转为编码和皮肤触感,从而让听障患者通过皮肤“听到”声音。

据了解,普通助听器仅适合轻度、中度听障患者,无须训练。人工耳蜗适合重度听障患者,需要患者保有残余听力且需要训练,其价格一般在15万元-20万元左右。而皮肤听声器适合所有听障患者,特别是零听力患者,通过训练,各类听障患者都可使用,并且其价格仅300元左右。目前,陕西科技大学皮肤听声团队正在准备进行仿真实验,致力于将皮肤听声器进行蓝牙传输、集成化、一体化设计,真正实现“手臂上的耳朵”。未来,他们还将深入结合脑科学前沿发展,开展皮肤听声植入芯片的研发。

相关专题:2017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高乐 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