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双创”明星项目闪耀北京

2017-09-17 14:4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日前,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亮相。记者 和冠欣摄

日前,2017年全国双创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开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300余个高精尖创新项目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一展风采,本届也成为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展出面积最大、展出项目最多的一年。

硬科技显实力:

脑控侦察机,“冰球”去肿瘤

士兵通过脑控设备控制无人侦察机、通过眼镜接收侦察机实时拍摄的敌情,这种科幻片中的场景,即将在中关村企业布润科技的脑电波控制技术下实现。在展会现场,戴上一款有几十个脑电波捕捉点的脑控帽,你就可以通过大脑控制3D游戏中的人物,模拟体验一把这样的场景。

这个由清华、北理工等高校背景科研人员组成的创业公司,能够实现脑电波控制准确率在95%至100%,半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可连续发送指令的脑电波控制速度,准确率全球领先。更重要的是,由于自主研发脑电波采集硬件,设备的价格仅仅是国际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在其不远处的生物医药展区,全球首次实现集“冰与火”于一体的复合式肿瘤微创超低温消融治疗技术也成了观众驻足的热点。“利用液氮把肿瘤冻结成一个冰球,实现包围杀伤,之后再通过高强度加热对冰球包裹的肿瘤实施彻底杀灭。”海杰亚公司技术总监肖剑介绍,相比全球同行业以高温或低温单一消融肿瘤的方式,这种首创高低温复合疗法对肿瘤的治疗更安全有效。

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打破我国依赖进口局面的软式人工晶体项目、全球领先的全低温液体火箭……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一系列全国、全球前沿科技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新技术惠民生:

“海绵”变皮肤,代步机进老楼

一块瓶盖大小、化妆棉质感的白色材料,很难想象它竟然是一块猪皮,还能安全植入人体内。术后创伤敷上一层这样的动物皮,就能诱导周围的皮肤和软组织快速长出——海归博士孙文全带来的“再生型植入类生物组织材料”,虽然原料是猪皮,却好似一块白色的小海绵,其原材料中可能引起人体排斥和炎症反应的有害因素已经被全部去除,只留下了帮助人体创口创面愈合所需要的东西。

新技术惠及民生不仅仅体现在医疗领域,在城市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方面也有更多新成果。一家名叫安道利家的楼道智能代步器,正在解决老人们的上下楼难题。刷一下楼梯墙面一侧的电梯卡,脚踏板会自动打开,人站上去,就会开始自动传送。据介绍,相比传统加装电梯需要耗费一个多月时间,这种楼道智能代步器只需要三四天就能完成安装。费用方面,在一栋6层楼、一单元的楼梯中加装完毕,费用大约30万元,仅为传统电梯加装费用的一半。

协同创新潮涌:

津冀项目赶集,“老外”院士创业

在屏幕上点击开锁,手机摄像头闪光灯冲着门锁闪动,“叮”地一声,门竟然就打开了。刚刚大学毕业的河北小伙勾春蕾,带着他用光加密解锁“钥匙”的项目来到了北京。这个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孵化的项目,已实现年营收3000万元。

除了在北京当地运营的企业,不少来自天津滨海、河北保定的中关村京外园区企业,或是北京研发、津冀测试生产的企业,都纷纷带着最新成果来京赶这场全国双创领域的顶尖“大集”。截至2017年6月,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6003家,其中设立子公司3019家,设立分公司2984家。

全国、全球顶尖创新人才也加速向北京聚集。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人工智能专家汉斯,也带着他在中国的人工智能创业项目前来参展。此外,由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反映中关村创新发展趋势的“中关村指数2017”发布,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双创环境和创新辐射能力正逐年提升。在六大指标中,中关村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和国际化指数增长最为强劲。创新创业环境指数642.3,较上年提高111.6;国际化指数565.8,较上年提高132.2。(记者 孙奇茹)

相关专题:2017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作者: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