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响北京]集成电路成果转化论坛于京召开 用“芯”助力双创引领未来

2017-09-20 10:2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9月20日讯(记者都基强) 9月1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承办的集成电路成果转化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芯引领未来”,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的专家教授以及产业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并就集成电路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讨论。

1

集成电路成果转化论坛召开 千龙网记者都基强摄

据中国电子学会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图介绍,本次论坛在双创周的背景下召开,旨在共话创新引领未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精神,为促进集成电路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做积极的尝试。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乔云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广泛地交流、深入地探讨合作共赢,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介绍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情况,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情况以及和集成电路投资及成果转化相关的一些问题。

作为论坛的一个重要活动,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主持了圆桌会议。在讨论过程中,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张兴教授、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王志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研究员、盈富泰克刘廷儒董事长、北京华大九天杨晓东副总经理以及清芯华创合伙人刘越女士分别表达了各自对集成电路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看法,特别是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提问环节,千龙网记者就中国纳米制造工艺和国外相比存在差距的原因这一问题,提问了刘越女士。刘越女士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后进入这一领域的国家,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受到美国、欧洲等先进国家的限制。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机制、产业方式有了改变、改进,应该说在尽快拉近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但还是因为起步晚、受限制等原因,和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2

圆桌论坛讨论现场 千龙网记者都基强摄

在成果展示方面,清华大学尹首一副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在集成电路方面的科研成果。本次论坛,清华大学展示了胶囊内窥镜、单芯片毫米波雷达、人工关节置换术智能辅助系统、双耳无线助听、高性能可重构密码安全芯片、嵌入式阻变存储器芯片、面向低功耗应用的类脑计算芯片、面向信息安全应用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芯片以及一些列石墨烯产品等科研成果。尹首一副教授表示,这些科研产品可通过芯片授权、IP授权、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研发等方式来完成科研转化,使其进入市场,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北京大学王伟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集成电路科技成果,包括MEMS惯性传感器、柔性微电极阵列、维柔性滤膜、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读出电路、微流控SERS检测芯片等。值得一提的就是,北京大学MEMS从一开始就主要瞄准国防应用,闫桂珍等老教授长期坚持,围绕着国防急需的高精度MEMS惯性器件开展研究工作。研究院现在基本上完成了全自主开发代替进口的高精度MEMS陀螺和加速器,也研制了相应的读出电路,形成了一套从制造、集合程度、封装的完整技术产业链。目前在实验室中已经可以实现年产达到5000套的系统。

3

商立伟副主任介绍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科技成果

中科院商立伟副主任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产业化促进中心研发的高可靠性的器件与电路、高速的ADDA的转化芯片、锂电池的保护芯片、无线视频收发芯片、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芯片等产品。谈到中科院与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不同,商立伟副主任认为,中科院特别重视专利的申请、授权以及后续的运营工作。2009年到2014年,中科院研究所申请的专利数在科学院中可以排在前三名。2013年到2015年,中科院研究所对外授权相对较多,2015年中科院研究所在国家知识产权结构的统计里专利的授权量排在首位。中科院研究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知识产权的贯标试点单位,专利分析的试点单位,同时也是国家转移示范机构。

论坛的最后,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评价与成果转化中心发言人荆博介绍了中国电子学会科在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并着重介绍了中国电子学会在工信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相关信息。他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够有效利用这一平台,也希望投资界、技术界、产业界的同仁能共同参与到论坛的活动中来,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

相关专题:2017年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