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里那些好玩的科技

2017-09-27 08:16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闻背景

前不久,阿里巴巴重磅打造的无人超市“淘咖啡”落地杭州,而其他城市的无人超市也在迅速跟进。有人甚至称,2017年是中国无人零售“元年”。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时代,零售业的创新与升级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国外的Amazon Go,还是国内的缤果盒子、小麦智能便利店,目前都在试水无人超市。那么,是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支撑了无人超市?

忽如一夜春风来

无人超市应运开

7月8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巴巴向世界展示了其首家无人超市“淘咖啡”。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顾客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用户就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购货物。之后全程不用手机,甚至包括最后的支付环节。店内的系统会自动识别你购买的商品和你本人,从而在你通过“支付门”的几秒时间内,在你绑定的支付宝上自动扣款完成支付。

“无人零售”的概念源于2016年年底美国零售巨头亚马逊推出的新型概念零售店Amazon Go,之后,这一新型零售业态很快在国内流行开来。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已有9家公司入局无人零售,其中小e到家、便利蜂、24爱购、深兰科技、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6家已经获得融资,娃哈哈、沃尔玛、京东等企业也都在近期试水无人零售。

事实上,无论是“淘咖啡”还是Amazon Go,无人零售店其实是一整套的无人店解决方案,其背后都是利用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物联网技术,替代超市各个购物环节中原本依靠安保人员、服务员、收银员等角色所实现的购物流程,在这样的无人超市中,顾客将充分享受到购物的流畅性,商家也无需投入众多的人力成本来管理店面。这套技术方案不仅为用户带来了酷炫的购物、支付体验,更深远的价值还在于,它可以引领零售业步入新时代。

人脸识别、RFID标签、360度无死角监控、消费行为的大数据采集分析等等,顾客从进门到出门,所有举动都能数字化,并且被捕捉记录。

“炫科技”之一

人脸生物识别技术

“淘咖啡”店内使用了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开放空间中对消费者身份进行识别,将消费者生物特征和淘宝ID绑定,消费者不必刻意配合去看镜头,系统就可以精准地通过生物特征识别到真人。当顾客挑选好商品后准备离开,通过闸门后感应器便会自动扫描商品代码及计算金额,同样再透过人脸识别确认身份后,便会从支付宝账户中扣款,整个过程只需几秒便可完成。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进行人工智能识别的技术。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地给出每张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之后,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张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的身份。

据了解,人脸识别是多数无人超市通用的技术之一,例如在亚马逊无人超市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用手机像在地铁刷卡那样进入店铺,同时,位于入口处的摄像头会进行人脸识别。由亚马逊自行研发的名为Amazon Rekognition的人脸识别系统,是一种可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它可以对照片进行分析,详细描述照片中的内容和相关对象内容,并且还能对扫描照片中人物的性别、面部表情、情绪状态、衣着等做出判断。

“炫科技”之二

RFID电子标签

RFID电子标签利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无人超市购物的技术环节,通过为每件商品添加RFID标签,然后借助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进行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完成商品销售。

RFID是一款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运用了类似技术以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在顾客离店时,传感器会扫描RFID标签,并再次确认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同时自动在消费者的账户上结算金额。

当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要给每件商品都贴上RFID标签,这不仅仅涉及标签本身成本的问题,还需要供应链的高度配合和全盘改造;此外,商品使用RFID标签,本身也有局限性,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因此,有商家如小麦智能便利店,则采用手机扫描货架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扫描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完成商品的移动支付,从而规避RFID的弊端。

“炫科技”之三

物联网支付技术与大数据分析

在购物结算方面,如果说小麦智能便利店还需要顾客扫码结算的话,阿里巴巴“淘咖啡”则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在杭州,这家约200平方米大的无人零售店可容纳约50人同时购物。顾客用手机扫码通过闸机后,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购,离店前经过一道“支付门”在几秒内完成支付。而这便是物联网支付技术的体现。

视频监控智能感知技术,不仅能够保障店内安全,商家还能记录顾客的消费行为,并结合消费数据为顾客进行商品推荐。

在这样全数字化的零售体验中,会员、营销、供应链都将被打通,店铺可以获得非常清晰的用户画像:你在哪个货架前停留最多、每日什么时间段什么产品最畅销、什么商品被经常拿起又被经常放回去……这些大数据与技术对接,商家可以更加合理、精确地对货品、货架进行管理,最终让消费者体验到更优质的服务。

技术百花齐放

各家有各家高招儿

据报道,亚马逊使用的是纯计算机视觉技术,阿里巴巴“淘咖啡”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并叠加了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非配合”的意思是在用户无感知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来识别人和商品,降低误判率。

以亚马逊和阿里为代表的以数据为基础的零售玩家,其数据能力在最近这些年飞速提升。看上去形式完全一样的两家零售店,因为背后数据储备量和处理能力的不同,会在货品选择、备货、流转、陈列上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最终形成周转率和利润上的差别。

毋庸置疑,无人便利店凭借技术优势在成本上领先于传统便利店,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价提供了空间;通过技术,不仅解决了人力成本的问题,完全自动化的结算模式可以消除传统便利店排队付款环节,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环境。此外,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手段,顾客进入无人超市的消费行为和轨迹,也更加可视和透明,线上的消费数据也为零售商在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大数据开发以及商品品类管理方面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数据。总之,这些前沿科技在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的集成,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超市变得更智能、更善解人意。

延伸阅读

科技再炫酷也少不了文明诚信

无人超市推出后,无人监管之下的信用保障问题也备受关注。虽说无人超市会有很多科技手段,但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发现漏洞后,盗窃现象能避免吗?一些不以购物为目的的人长时间占用这个空间休息怎么办?如果有人在里面直接将食品吃了,那是不是可以不用付钱了?发生这些失信事件后,应该如何来处理,该受到怎样的惩戒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消费者所关心的。

对此,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谢兰军律师表示,在个人失信惩戒上,现在仅有部分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征信系统,如果想让其对社会产生重大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上升到法律层面。谢兰军表示,无人便利店除关系到社会诚信外,还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营者是否诚信,以及它如何确保商品的保质保量;二是作为消费者,如何能够做到诚信消费。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