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科技> 正文

将科创中心建成全球重要创新策源地

2017-11-27 09:00 经济日报

来源标题:将科创中心建成全球重要创新策源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作为经济前沿的上海,将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波。

记者:上海将重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

周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一项国家战略。上海出台了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和系列配套政策,上报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两个重要方案并获得国家批准。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开放创新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全球创新人才交融、成果交易、信息交换的重要枢纽地,创新资本、创新机构、创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

记者:上海将如何实现科创中心的奋斗目标?

周波:我们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科创中心的根本。我们谋划布局了承担科创中心建设战略任务的关键主体、平台和抓手。

一是集中力量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超强超短激光用户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等一批大科学装置项目已开工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正在推进建设,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正在积极创建,能源、类脑智能、纳米等领域的大型科技行动计划正在筹备开展。

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共性技术平台是科创中心建设的突出短板。上海加快建设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重点布局关键技术类研发平台、重大产品类研发平台、产业链类研发平台这三类平台。目前全市已集聚60家左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已设立北美、欧洲、新加坡三个分中心,正在加快形成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

三是实施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上海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布局和推进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包括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端芯片、新型显示等,一批打破国际垄断的创新成果相继涌现,特别是ARJ-21支线飞机正式交付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首飞,实现了我国民航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四是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依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选择6个重点区域,努力将其建设成上海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特别是作为核心区的张江科学城,我们在规划上就注重突出科学特征,围绕科学中心统筹布局创新资源,努力实现从传统高科技园区向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转型升级。

记者: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如何以制度创新推进科技创新?

周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是当前科创中心建设最紧迫的任务。

一是加快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行政干预。着眼于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选择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着眼于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将19项财政科技专项优化整合为四类。着眼于增强科研单位经费使用自主权,把科研计划项目劳务费资助总额由20%提高至30%,基础类项目劳务费资助比例由20%提高至50%。

二是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强立法保障,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938家,享受税收减免优惠金额达到162亿元。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下放力度。21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组建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浦东新区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

三是加快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制度。完善职务发明法定收益分配制度。对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和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作了明确规定,一批科研成果按照新办法成功实现转化。加强股权激励,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落地实施。

四是加快健全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筹建以服务科技创新为主的民营张江银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正式开板,122家科技创新企业成功挂牌。完善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考核、激励、评价体系,国有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费用视同考核利润。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成立。

五是加快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在出台“人才20条”政策的基础上再创新,进一步提出海外人才引进等30条政策措施。率先试点22项海外人才出入境政策,率先实现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沪创新就业,海外人才在沪工作门槛进一步降低,申请永久居留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比新政策实施前增加约8倍。

六是加快形成跨境融合的开放合作新局面。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营造更加适应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环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4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超过60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415家,全国最多。

记者: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瓶颈是什么,下一步将如何突破?

周波: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与其他国际创新城市和地区相比,集聚全球知识、资本、人才等顶尖创新要素的能力仍然需要加强,大学离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原创科技成果与引领科技潮流的发明创造数量还不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此外,大胆尝试、勇于冒险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培育。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构架体系,进一步增强科创中心核心功能。与此同时,全力落实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各类资源更好地向创新集聚、在创新上发力。(记者 佘惠敏 沈则瑾)

责任编辑:龙娱平(QL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